2014年10月30日 星期四

有錢人這樣想


18個讓你運氣越來越好的方法,必看!

1、默默無聞地努力工作。運氣好的人專注於行動,他們把時間花費在重要的事情上,而非自誇和炫耀。他們總是專注於更好的工作表現。
2、與積極樂觀的人相處。
3、每一天向自己的頭腦中注入積極的想法。有時我們可能會隨機地想到一些消極的想法,然後它們給我們的行動產生了負面的影響。有意識地去選擇正確的語言和行動要求我們有意識去選擇正確的思想。比如,每天清晨醒來時對自己說,“每一天,不論從哪一個方面來看,我都變得越來越好。”
4、不要想太多,立刻行動。對面前的選擇舉棋不定,這是許多人經常會碰到的情況。事實上,最糟糕的決定是不做決定。成功來自於好的判斷﹔好的判斷來自於經驗﹔經驗來自於糟糕的判斷。所以,即便你現在作出了一個糟糕的判斷,它最終會將你引向好的判斷力,只要你吸取了教訓。
5、有一個明確和清晰的目標。運氣好的人有一個極其明確的目標。並且不論發生什麼,他們都會始終如一地緊盯他們的既定目標。
6、接納不完美。他們不會說,“現在不是最佳時機”。但他們會說,“此時此刻是最好的時機。”他們知道對的時候永遠不會自動向他們走來,他們會立刻去創造最好的時機。
7、不去在乎別人的批評。運氣好的人不會受到反對者、懷疑者或憎恨者的言語的分心。他們不允許消極的想法影響他們的頭腦。他們積極地去嘗試和進步。
8、多聽從自己內心的指引。運氣好的人常常受到他們的情緒的激勵。思考是很重要的,但我們常常要依靠我們的內心來為自己指明方向。當我們面對難題時,我們的思考與我們的感受常會產生沖突,運氣好的人趨向於聽從他們的內心而非他們的頭腦的指引。
9、專注於結果,而非計劃。計劃會發生改變。突發事件可能會讓最好的計劃泡湯。但結果不會。快樂的婚姻,聰明的孩子,有意義的工作和事業有成——這些通常是我們不變的目標。
10、採取大量行動。運氣好的人勇於嘗試,即便他們可能會失敗。他們不會按兵不動,而是經常去嘗試直到一切變得清晰明了。
11、不論何時都樂意與他人交流。運氣好的人會熱情歡迎任何願意傾聽他們的想法的人,並與他們暢談自己的想法。往往一個想法會指向另一個新想法。
12、每一天都專注於當天。放下過去並專注於當下時刻,運氣好的人把他們的精力放在此時此刻他們能夠改變的事情上。他們不擔憂昨天或明天。
13、戰勝困難的堅定信念。運氣好的人也會遇到挫折,但他們會繼續前進,因為他們堅信只要堅持到底他們就能從失敗中走出來並取得自己想要的結果。
14、相信自己。他們不自負。運氣好的人相信我們每一個都擁有強大的內心力量,這種韌性力量能夠讓我們取得偉大的成就。
15、充滿好奇心。他們會向任何認識的人詢問一些關於簡單的事情的問題。他們渴望理解事物的運作原理。他們是追根問底的探索者。他們歡迎新的想法,理念或觀點。
16、心懷感激。運氣好的人把生活看作一份禮物,他們做事時總是懷著一顆感激之心。
17、承認自己並不聰明絕頂。運氣好的人通過不停的嘗試去學習新的東西並變得更加聰明。他們承認自己的缺點和錯誤,並能馬上吸取教訓和繼續前進。他們知道生活中的幸福與成功來自於持續的學習。
18、服務別人、幫助別人。運氣好的人不論在工作上還是個人生活中都非常慷慨地去幫助別人和服務別人。他們知道全力去幫助別人獲得他們想要的東西,自己的需求也將會得到滿足。
Neo : 格局只要放大,問題就變小了!! 常懷感恩之心,財富離你最近 !

世界上最可怕的魔是“佛魔”

南懷瑾開示 世界上最可怕的魔是“佛魔”


如今社會,許多人學佛卻反而學的一身“佛氣”。如南懷瑾先生所說,真正的大乘道是不用裝成學道的樣子的。且聽聽南老如何開示學佛之路。

  就像我說許多學佛的人,一臉佛相,滿口佛話。有同學講電話,跟對方說要“供養”什麼東西,我在一旁聽了就罵,講什麼“供養”,講把東西給了人就是了嘛,偏要用“供養”,為什麼滿口佛話。學佛久了以後,講起話來就用另外一套術語,這就是學佛不通。

  大乘菩薩學通了的,嘴裡沒有這些術語。什麼“般若”、“供養”、“佈施”、“因緣”都是術語,你跟不懂的人就不能用這套,要用普通的話來講。很多朋友對我說,來這裡跟你聊聊很好玩,可是你那些學生不正常。我說,對!這些學生不正常,滿口佛話,一身佛氣,非要作個莊嚴的樣子出來不可,多討厭!所以社會常看我們這一群人是瘋子。

  學了佛法容易被法困住的,任何一行幹久了就有職業病。像我當老師當久了,就愛罵人了,看人都不對勁。我一出去到外面就隨和得很,像前一次,人家一定要請我吃飯,還請了教育部的次長作陪。吃完了飯,這位次長對我說,“老師啊!我學了個東西,你終席沒有喝過一杯酒,沒有吃過一點東西,沒有說過一句話。”人家敬酒我也要舉杯作個樣子,每一道菜我也沾一點就放下了,人家說什麼我就說“好,好,是啊,是呀,謝謝”。我決不會像你們一樣,擺個道貌岸然的死相,犯職業病。人家恭維我世界聞名,我就說沒這回事。說我學問好,我就說我是跑江湖的。說我懂禪,我就說“我只懂饞,來來來,快吃,快吃”。

  我一再說,學佛是學解脫,學道是學逍遙,結果很多學佛的人既不解脫又不逍遙。維摩居士告訴我們要解脫要逍遙,怕你被法困住了,所以他跟著說,“此法想者,亦是顛倒,顛倒者,即是大患,我應離之”,你學佛學得滿嘴佛話,滿臉佛氣,那就是眾生顛倒。本來好好一個人,又油漆上這麼多東西。人生已經被很多繩子捆起來了,結果想解脫這些繩子,又到解脫繩店裡買了些繩子,菠菜(般若)啊,金菇(真如)啊,再往自己身上捆。所以說:法想也不對,法想也是顛倒。一念顛倒就是大毛病,還是要丟離。

  真正的大乘道不用裝學道的樣子——《維摩詰和花雨滿天》

  像有些年輕人一來就要行跪拜禮,你有恭敬心一進門就看出來了,打個招呼就好了嘛!不須要來這個,害我還得跪著還禮。你規規矩矩學佛,好過跟我磕頭。你成了佛我還來拜你。我一輩子不受人跪拜,因為我受八關齋戒,不坐高廣大床,這都是沙彌戒、比丘戒的基本,不坐上位。我講經白衣升座已是不應該了,所以我一定擺個佛像在前面。你們是拜佛不是拜我,這樣一來有人來磕頭我也不在乎了。

  《維摩詰經》沒有一點形式主義的味道,真正大乘道不用裝起那個學道的樣子,有的人一臉佛相,滿口佛話,一身佛氣,進了房間把空氣都染汙了,我最怕這種人。當然不只佛教徒如此,我看到這樣的基督徒同樣害怕。有一次有輛基督教的宣傳車開到我家門口,講了兩個鐘頭還不停,我已經忍辱波羅蜜吃了好幾個了,只好寫張條子遞出去,上面說:上帝曰不要騷擾別人的安寧。他看了只好把車開走了。人家問我遞了什麼條子,我說是道教張天師畫的符,只有他懂我懂。所以,不要搞這麼多形式,反而引人反感。

正複為奇,善複為妖——《老子他說》

  “其無正”,不要太正了,正到了極點,豈不就歪了嗎?這也就是不要矯枉過正的意思。過正就是過分,就是會歪了。為什麼做人不要做得太正呢?“正複為奇,善複為妖”,一個東西偏了,要把它扶正,扶得過分了,又偏向了另一邊。

  假如一定說打坐、學佛、學道,清淨無為就是好的,可是許多年輕人,一天到晚跑寺廟,學佛打坐,而事實上,他們一點也不清淨,一點也不無為,更談不到空。那是自找麻煩,把腿子也搞壞了,不但佛沒有學好,道沒有學好,連做人也沒有做好,學得稀奇古怪。這就是“正複為奇”,學正道學成了神經,就糟了。

  “善複為妖”,人相信宗教本來是好事,信得過度了,反而是問題。所以我的老師、禪宗大師鹽亭老人袁煥仙先生就說過,世間任何魔都不可怕,只有一個魔最可怕,就是“佛魔”。有的人看起來一臉的佛樣,一身的佛氣,一開口就是佛言佛語,這最可怕,所以不要輕易去碰這些人。

  袁老師說這些話是什麼道理?意思就是“正複為奇,善複為妖”,凡事太過就錯了。過與不及都是毛病。不聰明固然不好,而聰明太過的人,那屬於“善複為妖”,就變成妖怪了。

  空是非常灑脫,非常自在,是大自在——《現代學佛者修證對話》

2014年10月23日 星期四

佛心


佛告訴我們,“心清淨,就得福”。

一般人不懂得什麼叫福德,以為發了財、做了大官,這個就有福了,這個觀念都搞錯了,這是佛法裡頭常講的顛倒錯亂。一般人都看錯了,是非看錯了、利害看錯了,不是福的看成是福,真正的福報,他不以為那是福。

今天物質生活豐裕,我們的憂慮牽掛煩惱,卻是無量無邊,所以那不是真正的福報。諸位要知道,真正的福報是清淨心,佛菩薩在經典裡面,雖然為我們說出來,而實際上,你沒有那個境界,你怎麼能夠體會得到?

其實說穿了,真正的幸福快樂,決定不是物質的享受,從物質享受當中得到的快樂,就像什麼?吸毒。物質的享受,是外面境界的刺激,離開外境,樂就沒有了。
必須有外面境界的刺激,你才會得到快樂,這個情形就像吸毒。所以諸位要曉得,享受五欲六塵那個快樂就是吸毒。諸位很冷靜地去想想,你看像不像?
你才知道,得一點短暫的快樂,付出的代價,是把性命付出去。

佛跟我們講,真正快樂是不需要外面境界,那個快樂,從內心裡面生出來,像泉水一樣,它自自然然往外推湧,叫法喜充滿。那個快樂怎麼得來?清淨心。
清淨心會有什麼快樂?生智慧、生般若,他怎麼不快樂!我們凡夫的心不快樂,因為生煩惱。諸佛菩薩、修行有功夫的人,他心地清淨,他生般若、生智慧,這是真樂,那才叫真正有福。有福的人心裡頭生智慧,真快樂,那個是真有福報!
這是說明,聖人的標準跟我們凡夫不一樣,就是苦樂的標準都不相同。


我們凡夫哪有樂?天天等於說是在服毒,天天在打毒品,哪有什麼快樂?
所以,真的快樂要離分別心。先有分別,而後才有執著,分別心沒有了,執著當然沒有了!分別執著都是煩惱,煩惱都斷掉了,你怎麼不快樂?

2014年10月18日 星期六

1018



齋明別苑舉辦一系列:佛教徒的生死觀講座。



今日法師講:阿彌陀經與如何準備人生的最後事,



法師要趕飛機去馬來西亞弘法,講的好急(要求聽講就好)不用寫筆記。




聖嚴師父說:人是為受報還願而存在,生命的價值必須完成為人的責任,



運用有限的生命做最大的奉獻,學佛的目的不僅僅為了準備人生的後事,



人生最後的一站卻是學佛工夫的最要緊處。



最後一口氣是四大分離時,要說真話,要道歉要感恩,還要事先規劃遺體處理與遺產劃分。



了知生死!人生才能無憂無懼歡喜來去。



聽完演講吃完午齋,立刻趕場到淡水,關懷思源老人活動。

靜嬿邀請溫先生表演手風琴,溫家兄弟很捧場,感冒亦出場。

很久沒與銀招互動了!歌藝超棒的她,邀請同濟會朱會長加入。

朱會長是個人物,歌好台風佳!是我如實行益會康樂團長不二人選。

靜嬿又再邀了淑芬參加,卡拉ok部分由她們負責,我心安啦!

梁教官帶領淡江大學獅子會員同學加入活動,年輕人表現不錯。

常務理事帶了一大堆物資,年紀輕輕的他個性慷慨喜捨負責認真。讚!

胡大俠說:人生第一次第二次都獻給我了!我問要跟您買單嗎?我很窮喔

寶哥的車讓兒子開,假日參加活動搭大眾交通工具,祺群師兄也是搭捷運。

弟媳有車不開,大家在竹圍站集合,搭燕玲的便車。女兒與金水載學生。

關懷活動辦得有聲有色!感謝所有參予者,能給人一分歡樂,己身回收10快樂。

師父說:吃過大苦才能起慈悲心,沒有慈悲心,一切福德智慧,都算不得菩薩行



幸福的人生,需要三種姿態:對過去,要淡;對現在,要惜;對未來,要信。

人生的答卷沒有橡皮擦,寫上去就無法再更改,過去的就讓它過去,否則就是跟自己過不去。
真正屬于你的,只有活生生的現在,只有握得住當下,才有可能掌控自己的命運。
只有相信未來,相信自己,今天的你才能成就明天的你。阿彌陀佛_()_

2014年10月15日 星期三

做人之道

聖嚴法師-- 學習無愧於天地的做人之道

做人而知愧對於天,愧對於地,當然也就知道愧對於自己的良心,那已經是好人。
若能無愧於天地良心,便是聖賢了。
聖賢豪傑,雖說是天生,但是也需要後天的教育環境和主動的努力學習;
我們雖不是聖賢,也當學習無愧於天地良心的人格修養。
這裡的「天地良心」,是指自然的法則和道德的規律。

「自然法則」是萬物之間的盈虛消長,有其一定的平衡原則;
現代的人類,常用人為的方式,來改變自然環境,增進人類的生活品質,
以為人定勝天,其結果卻是為人類帶來了層出不窮的災難。

我剛到臺灣的時候,在臺中住過,那時的河流,都是清澈見底,魚蝦處處。
可是,曾幾何時,由於農業用藥及商業住宅等的污染;
那些河流,已變成了下水道和污水溝,這種人為的開發,
就造成了自然的破壞,而違背了自然法則的人們,就要受到了「天罰」。


「道德規律」,是指的人有人的天責和本分,
人在人間的生活言行,必須自愛愛人,自助助人,
不得由於滿足一己的私欲和貪圖一時的便利,而損害到他人,
乃至貽禍後代的子孫。如果我們能無愧於天地良心,
就不致於做出違反自然法則及違背道德規律的事了。

做學問求知識,若不能顧到天地良心的原則,也就等於背離了人之所以為人的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