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30日 星期三

家道

家族一代旺過一代的秘密是...這 7 點不可錯過阿,一定要收藏學習!

9月 2015年30

收藏

要維持一個家不簡單~
更別說要維繫一整個家族!
讓家族延續興旺的秘訣在於?
接下來的7大項你不可不知阿!

繼續看下去...

不可不知!讓家族興旺的 7 大項:

一、《家道》總綱

家庭角色不同,有不同講究之道。
男人無志,家道不興。女人不柔,把財趕走。
女性性情應柔美如水,這樣才會旺夫貴己,
錢財運氣自然隨之而來;
女性若性情強硬、兇悍、氣勢壓人、頑固偏激、心存報復怨毒,
咬牙切齒、怒目瞪眼、結果只會傷人費己,
克夫賤己、福報盡失、容貌枯憔。
老人要宣揚家風,父母要示範家風,夫妻要掌舵家風,
子女要繼承家風,孫輩要順受家風,兄弟姐妹要競比家風。
道德是天地的規律,本分是個人的規律,
我們違背了規律,人就有災難了。
俗話說,家和萬事興。大至國家之強盛,
社會之祥和,小至個人生活之幸福,事業之興旺,
身體之健康,均有賴和諧的家庭為基礎。
有道才有德,無道便無德,有德才有福,無德便無福。


二、老人道:老人性如灰,德為根,兜滿家。

1.老人是一家的天德星,以德為根。
「德」是擔當一家的過,和平一家的過。
2.老人性如灰,溫和無火氣,少說話,不嘮叨,
不說家人長短,帶頭緣起一定互相看好處,還得要兜滿家。
3.福德具足、溫和厚重叫做性如灰。
4.知足常樂,在家頤養天命。宣揚家風,
讚嘆祖德,教育子孫懂得知恩、感恩、報恩。
5.不要管閒事,不要過多牽掛子孫,「兒孫自有兒孫福」。
6.子女的事不要干涉,放手讓位給後輩來當家,不擺老資格。
7.家裡有問題,首先是老人行為有漏洞了。一是不守本分,二是過分。
8.家裡有問題,老人應生慚愧心:
是我老人沒做好,有缺德之處,沒把家人教育好。
9.家裡不管誰有錯,不管發生什麼災難和是非,都不外揚家醜。
10.不造是非,不說是非,不傳是非,不聽是非,
要擔當是非,不怕是非,調和一家不生是非,不然老人就是缺失。
11.一家是否發達,子孫是否興旺,與堂上老人有無善根福德直接有關。
老人有德,子孫興旺;老人缺德,一家災殃,家道不興,香火衰敗。
12.老人如何使一家興旺呢?就是要多行善事,廣積陰德。
一方面可修德免罪,一方面為子孫培德紮根,庇蔭子孫。
13.老人托起一家的福報,創造一家的福德。
福德是一代比一代強,福報是一代比一代興旺發達;
子孫比你強,說明你有德,否則就是無德。
14.老人如大地,默默地承載一切,包容一切,化育一切。
老人胸懷寬大,家庭福報就大。
15.老人愛人愛物,家庭子孫就興旺。
如果老人貪了,就將家庭的全部福報吃完了。
16.老人有德是最好的風水、最高等的風水。


三、父母道:以志為根。

1.父母是一家的天福星,以志為根。
即以全家安樂為己任,造福一家。
2.上要尊老,下要愛幼。
用感恩心去完善一切,讓家庭上下和睦。
3.向子女宣揚老人、老祖宗的功德,
做尊老敬老的盡孝榜樣給子女看,
用感恩先輩的恩德,來啟蒙後代。
4.不安排老人做事,他們喜歡什麼就做點什麼,
但要多關心老人,常勸他們多休息。
5.父母是人倫之始,陰陽之道,陰為母,陽為父。
陰陽和,才能萬物生長;陰陽不合,精神痛苦,
情不投意不合,即生育的子女,
性質一定不好,或者兒女缺乏。
6.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
7.小孩子是否健康與母親關係很大,
有無智慧與父親關係很大,
是否福德莊嚴就看父母
是否經常以快樂的愛心去做事做人。
8.子女不聽話,不孝順,首先要問自己是否也不孝順老人,
是否有做不對的地方。
對上不認可父母(老人)的功德,
對下(子女)怎麼教育都不到位。
9.孩子不明理等於是果子酸了。
果子酸了要在樹根上下功夫。
10.不要怨恨子女,更不能打罵子女,
因為子女的成敗也與父母本身的心性德行有關,
第二要考慮到自己教育的方法是否有不當之處。
11.教育孩子五步曲:養、育、教、領、導,但不許管。
重點要培德,把道德教育好。
12.「管」是父母任著自己的性子,找兒女的錯處,
拂逆他的性子,所以往往越管越管不好。
因為用脾氣管兒女,不但管不好,反把兒女的脾氣激起來,
碰起性來,甚至父子成仇,都是父母不明白道的緣故。
13.孩子不用管,全憑德行感化。
明白他的個性,幫他砍小枝、留大枝。
不嬌、不溺、不打、不罵。多鼓勵,
常肯定,少批評,不用物質誘惑。
14.正人先正己,父母要先化除為稟性,涵養天性。
懂得先克己,方能教化兒女。
不論兒女孝不孝,但問自己慈不慈。
15.小孩是自己的,也是社會的,是天地的。
小孩教不好,小的影響自己家庭,大的影響社會,
也有負天地之恩。把孩子教育好,責任重大。


四、夫妻道:夫妻以愛為根。

1.夫妻是一家的天吉星,以愛為根。
2.整個家庭的建立都是以愛為根,
沒有愛無法建立的家庭,愛是成家的第一條件。
3.有緣愛一個人,首先要了解對方的本分。
成全對方、完善本分。啟蒙對方發揮本分。
不管束對方的自由權,應給予對方快樂,不應給對方煩惱。
相互成全,相互理解對方的生理和心理。
4.愛的標準:真愛無私,覺愛無架(價),博愛無條件,實愛無成見。
真愛無私:尊重對方,不給對方添麻煩。
覺愛無架(價):不抬高身份,不把愛當作買賣。
明白對方好處,讚嘆對方好處;
理解對方的難處,原諒對方的過。
如對方有過,能啟蒙指導對方改過。
博愛無條件:不管人,不束縛對方。給對方自由權。
實愛無成見:真信不疑,不要懷疑對方。
能做到這些,就會家和萬事興。
5.愛是和諧的緣起,也是和諧的總綱,沒有愛不可能建立和諧的家庭。
6.夫妻結合有三因緣:第一,是為了生活上互相照顧,互相關心;
第二,是為了生兒育女,傳宗接代,為世界留下一個好的人根;
第三,是為了更好地關心和照顧雙方的父母,讓老人放心、歡喜。
7.夫妻之間要做到相互補漏,而不是互相埋怨。
8.本來是丈夫的事情,但是丈夫忘記做了,妻子不要埋怨,要認真把事情有做好;
反過來,丈夫也要這樣做。對方做不到的自己補上去。這就是互相補漏。
9.成家後,男人若不能把女人領到道上,不能上孝公婆,中悌兄弟姐妹,
下慈兒女,就是自己十分盡孝,老人也不放心。
女子婚後若不能助夫成德,就是自己孝敬公婆,老人也不安心。
10.丈夫多照顧岳父岳母,妻子多孝敬公公婆婆;
譬如給老人買東西,應該是女婿親自給岳父岳母,
媳婦親自送給家公家婆。
11.男女平等是指權力上平等,享受上平等。
在本分上、禮節上絕對不能平等。
12.男有男的本分,女有女的本分,
陰陽各有其位。男子以剛正為本;女子以柔和為本。
「剛」是不動性(不發脾氣),「正」是合乎正理。
「柔」要性如水,「和」就要合乎理。
所以剛正就是柔和,柔和就是剛正,名詞雖然不一樣,精神卻是一樣。
13.夫妻鬧矛盾,一是違背天地賦予的恩;二是違背父母賦予的情;
三是違背自己本命多生多劫本分的因緣。違背生命本分的因緣,
生命就失去正報的依靠。夫妻分裂,就是生命的分裂。
14.夫妻道,也就是陰陽道,夫義婦順,陰陽氣順,互相不克,
不但不生病,不夭亡。還能家齊,子孫昌旺。
所以,男子要明女人的道,女人要明男人的道,家庭才能合樂。
15.性(天性)合、心合、身合。才是夫妻真正的和諧。
16.志界夫妻是相互感恩,絕不怨人。意界夫婦是快樂的,
夫領妻成道,妻助夫成德,絕不生氣。
心界夫婦是禮儀夫婦,就會相互管轄啦!
身界夫婦,是打罵夫婦,攪擾一生。


五、丈夫道:丈夫以志為根。

1.男子漢大丈夫要說話算數,一就是一,二就是二,說到做到。
2.做不到就不要說,說話不算數就沒有尊嚴。
3.男人屬陽,陽即無私。無私就是表達對一家的愛。
4.有私心就會暗中做違背良心的事,令全家煩惱,這種不是好男人。
5.男人要 「 剛 」。剛不是打人罵人,打人罵人的男人是無能的男人。
6.「剛」是不但不打人罵人,
而且被罵也不回答、不反駁、不煩惱,如如不動,
被罵也不動性(不發脾氣)才是剛。
順逆當頭,安然自在,做到就是大丈夫。
7.男人分有三夫:弱夫、暴夫、丈夫。
8.弱夫也叫懦夫,撐不起家庭。
唯唯諾諾,說而不做,不敢擔當事情,
把女人推到前面,專聽女人指揮。
9.暴夫則非打即罵,不講道理。不明白自己責任所在,所以才敢胡作非為。
10.丈夫則勇於承擔一家的責任,以理服人,一家人有過錯反過來自己生慚愧心。
11.為人丈夫,要從「三綱」上定住位,三綱是指性綱、心綱、身綱;
不動稟性(不發脾氣)為性綱;不起私慾為心綱;沒有不良嗜好為身綱。
生氣是性綱倒;罵人是心綱倒;打人是身綱倒。
「綱」是領的意思,必須要把女人領在道上,
上孝公婆,中和妯娌,下慈兒女。
12.男人是一家的棟樑,要能明理,有志氣,領妻不管妻。
13.如果男人做到位,則家中少災難;如果男人做不到位,則家中多災多難。


六、妻子道:媳婦性如水,意為根,托滿家。

1.女人是國之母,家之婦,人之妻。
2.女人要柔和,安祥笑容,和一家的人緣。
3.如水一般隨圓就方,合五色調五味,原質總是不變。
隨遇而安,隨貧隨富,可高可低,如水能養育萬物,又不與萬物相爭,
處在最低的地方,低矮就下,常認不是,是為女人的本分。
4.女人多事,男人無聲;女人不柔,家財不旺。
5.不要剛暴,不要急躁,不要羅嗦多嘴,
更不要去管男人的事。應助夫不累夫。
6.為人妻,自要先從「三從」上定住位,才能助夫成德。
「三從」是指性從天理,心從道理,身從情理。
怎樣才是「身從情理」?應做的事,親自去做。
上孝公婆,中和妯娌,下教兒女,全都是自己的本分。
不怕苦,不怕難。做後也不生氣、不埋怨、不後悔。
「心從道理」:指除去爭貪攪擾的私心。
所思所想的都是如何報老人之恩、如何和睦妯娌、如何教導兒女。
心存全家的好處,所行之事,自然處處合道。
「性從天理」:以不動秉性為主,還要化除稟性,
圓滿天性,方能厚德載物。
7.女人有三婦:悍婦、弱婦、媳婦。
8.女人剛暴,管著男人,精神上欺壓男人,
說話像打雷一樣,非常強悍,一手遮天,叫悍婦。
這種家庭陰盛陽衰,丈夫會未老先衰,
甚至夭亡,生下來的小孩也不中用。
9.女人什麼事也不做,全部依賴丈夫、依賴父母,叫弱婦。
10.女人好吃懶做,怨天尤人是一家的掃把星,悍婦和弱婦都不是媳婦。
11.媳婦的意思是平息一家的不和,做和睦一家的吉祥使者,
對人人平等、和氣,齊滿一家的福氣。
12.媳婦當性如水,性如水要知足常樂,意為根,托滿家,和顏悅色。
為一家的喜星,上孝父母,中和妯娌,下慈兒女,能助夫成德。
使丈夫無內顧之憂,能報效社會,立身行道,揚名顯親。
不但治家如此,即在社會工作,也能恪守本分,
建功立業。才能家道長久,福祿長享。
13.一個家庭是否安樂,是否安靜,是否興旺發達,妻子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女人能做一個性如水的妻子,定生貴子,定能助夫成德,家庭美滿。

七、婆媳道:恩義並用,相處合道

1.家庭內的婆媳,全是自外姓來的,到同一個家裡,如同母女。
2.道在恩義並用,相處合道,能侍奉終身。
3.若不合道,便婆媳不睦,鬧得家務不合、
分居另過,家庭分崩拆離,家道不興。
4.婆婆是當媳婦多年熬出來的,等到娶了兒媳,便當了婆婆。
媳婦是在家當姑娘,一出閣到了婆婆家,便當了媳婦。
5.婆婆是早來的,一切事務全都明白;
媳婦是晚來的,一切事務全不明白。
婆婆就要把媳婦領到道上,待媳婦如女兒,
不知道的告訴她,指導她,不得作難。
6.本來媳婦就不是婆婆生的,婆婆若不明白道,
未先施恩,先揚短處,或以大壓小,用脾氣來管她,
說話淨種惡因,婆媳哪能發生好感情?
7.每個家庭應設想到是自己的女兒嫁進這個家裡,
家婆應疼愛兒媳婦如同疼愛自己的女兒。
如做不到,兒媳會用同樣方式去對待她以後的媳婦,造成惡性循環。
8.說話常提兒媳長處,感激她娘家的教育。
兒媳如有過錯,婆婆趕快兜過來,先寬容,
後在背後指教她,千萬不可與她吵鬧,
媳婦自然會感恩、報恩。
9.當媳婦的,愛自己的丈夫必須要愛自己的公婆。
明白沒有公婆就沒有自已親愛的丈夫。
體恤婆母以前的奔波勞碌,費盡心力,才把兒子養大成人。
不能再使婆母受累,指使婆母做事,或對婆母言行產生怨煩。
10.做媳婦的應該把公婆當成自己的父母孝敬。
古人云:人生都有雙重父母。
所以對雙方父母都要一視同仁。
11.婆母所愛之物,我當愛之;
所愛之人,我當敬之。准能得婆母的歡喜心。
再能理解老人的心,順老人的意,便是得了道。

2015年9月20日 星期日

人死後去陰間的全過程

人死後去陰間的全過程,解析人死後會去哪裡 ( 附圖解 ),看完 保證你懂 現在該怎麼做..

1月 2015年30

收藏

人死後去陰間的全過程,
為大家解析一下我們死後會去哪裡、
會經歷什麼、又是如何投胎的。
文章不恐怖亦非迷信,
相信的朋友可以了解,
不相信的朋友也可當做看了一個傳說。
死後我們會經歷什麼,繼續往下看看吧...

(贊助商連結...)

根據道教文化理論概述有關人死後去陰間的過程
相傳人命終死亡之後,會有陰間的捕快,
也就是黑無常和白無常前去勾出人的魂魄帶進鬼門關,
再由陰間的四大使者,也就是牛頭馬面,
把亡靈帶到陰曹地府,
接受陰間大法官十殿閻羅們的審判,

最後再決定亡靈是可以進哪一道繼續輪迴,
或是上天去享福,
或是再次投胎為人或者某種動物,
或是被打入傳說中的十八層地獄去受苦。

(贊助商連結...)



人死後在陰間的行走的路線

相傳人死後去陰間的過程中第一關過了鬼門關,
便要踏上一條叫黃泉的必經之路,
路的兩邊盛開著一種極其艷麗的花,
這種花只見花開不見綠葉,
地球人稱它為彼岸花,

這條路要走很久很久,
到了路的盡頭便有一條叫忘川河的小河,
河上有一座叫奈何橋的石橋,
橋的對岸有一個叫望鄉臺的土臺,
望鄉臺邊有個叫孟婆亭的小亭子,

有個叫孟婆的人,
在那裡守候並遞給每個經過的路人一碗孟婆湯,
喝下孟婆湯讓人忘了一切。

忘川河畔還有一塊石頭,叫三生石,
它記載了每個人的前世、今生和來世。
過了奈何橋,在望鄉臺上看最後一眼人間,
然後進入陰曹地府。


【圖解人死後在陰間的行走的路線】


【第一關:鬼門關】

相傳人去世後,
先由陰間快捕黑白無常帶走三魂六魄,
交由牛頭馬面帶至鬼門關
鬼國的必經關卡。
諺云:「鬼門關,十人去,九人還。」

鬼門關前有十六大鬼,
傳說閻羅王專門挑選了一批惡鬼來此鎮山把關,
他們對劣跡斑斑、
惡性未改的亡魂野鬼盤查得格外苛刻、嚴格,
不使一個矇混過關。

生前無論是達官貴人,
還是平民百姓,
誰來到這裡都必須接受檢查,
看看是否持有鬼國通行證-路引,
這是人死後到鬼國報到的依據。

路引長3尺,寬2尺,是用黃色的軟紙印做的,
上書「為豐都天予閻羅大帝發給路引和普天下人必備此引,
方能到地府轉世升天」。

同時,路引上面蓋有
「陰司城隍、豐都縣府」三個印章。
凡是人死後入殮或火化時燒掉它,
就會隨靈魂來到地府。

(贊助商連結...)

【第二關:黃泉路】

過了鬼門關,接下來就是一條長長的黃泉路。
人的魂魄到陰間報到要走很長一段路,過很多的關,

因此,黃泉路可以是對這些關和路程的總稱,
也可以單指這條名叫黃泉路的路。

在黃泉路上有火紅的彼岸花,
遠遠看上去就像是血所鋪成的地毯,
又因其紅的似火而被喻為」火照之路」
也是這長長黃泉路上唯一的風景與色彩,
人就踏著這花的指引通向幽冥之獄。

人的陽壽到了就會死,這是正常的死亡,
正常死亡的人首先要過鬼門關,
過了這一關人的魂魄就變成了鬼,

另外,黃泉路上還有很多孤魂野鬼,
他們是那些陽壽未盡而非正常死亡的,
他們即不能上天,也不能投胎,
更不能到陰間,只能再黃泉路上遊盪,
等待陽壽到了後才能到陰間報到,
聽候閻羅王的發落。

【第三關:三生石】

奈何橋邊有塊青石叫三生石,
石身上的字鮮紅如血,
最上面刻著四個大字「早登彼岸」
傳說它記載著每個人的前世、今生和來世,
前世的因,今生的果,
宿命輪迴,緣起緣滅,
都重重地刻在了三生石上。
千百年來,它見證了蕓蕓眾生的
苦與樂、悲與歡、笑與淚,
該了的債,該還的情,
三生石前,一筆勾銷。


【第四關:望鄉臺】

望鄉臺,也就是孟婆和石頭所在的土高臺,
是在橋以前的,而不是在橋之後。
望鄉臺又稱「思鄉嶺」,

在這裡,可登臺眺望陽世家中情況,
於是這裡成了鬼魂遙望陽間的窗口和
活人與死人聯絡感情的聖地。

傳說人死後,
「一天不吃人間飯,兩天就過陰陽界,
三天到達望鄉臺,望見親人哭哀哀。」

鬼魂去地府報到前,對陽世親人十分掛念,
儘管鬼卒嚴催怒斥,還是強登望鄉臺,
最後遙望家鄉,大哭一聲,
才死心塌地前往「陰曹地府」。

「望鄉臺上鬼倉皇,望眼睜睜淚兩行。
妻兒老小偎柩側,親朋濟濟聚靈堂。」

望鄉臺被傳說這亡魂最後一次向陽世親人告別的地方。
又傳說陰間望鄉臺建造甚奇,
上寬下窄,面如弓背,背如弓弦平列,
除了一條石級小路外,
其餘儘是刀山劍樹,十分險峻。

站在上面,五大洲、四大洋都可以望見。
最初望鄉臺設在第一殿,因包老閻羅原執掌第一殿,
由於他過於慈悲,憐憫屈死,屢放還陽伸雪,
被降調第五殿,司掌叫喚大地獄並十六誅心小地獄。

【第五關:忘川河】

又名「三途河」,
橫在黃泉路和冥府之間,
河水呈血黃色,
裡面儘是不得投胎的孤魂野鬼,
蟲蛇滿布,腥風撲面。

當然,為了來生再見今生最愛,
你可以不喝孟婆湯,
那便須跳入忘川河,
等上千年才能投胎。

千年之中,
或會看到橋上走過今生最愛的人,
但是言語不能相通,
你看得他,他看不得你;

千年之中,你看得他一遍又一遍的走過奈何橋,
喝過一碗又一碗孟婆湯,雖盼他不喝孟婆湯,
卻怕他受不得忘川河中的千年煎熬之苦;
千年之後,若你心念不減,還能記得前生事,
便可重入人間,尋找前生最愛的人。


【第六關:孟婆湯】

孟婆湯又稱忘情水或忘憂散,
一喝便忘前世今生。
孟婆 在奈何橋頭發放孟婆湯,
而不是橋上給人發湯的。

每個人都要走過奈何橋,
孟婆都要問是否喝碗孟婆湯,
要過奈何橋,就要喝孟婆湯,
不喝孟婆湯,就過不得奈何橋,
過不得奈何橋,就不得投生轉世。

陽間的每個人在這裡都有自己的一隻碗,
碗裡的孟婆湯,
其實就是活著的人一生所流的淚,
因為每個人活著的時候,
都會落淚:或喜,或悲,或痛,或恨,或愁,或愛......

孟婆將他們一滴一滴的淚收集起來,煎熬成湯,
在他們離開人間,走上奈何橋頭的時候,
讓他們喝下去,忘卻活著時的愛恨情愁,
乾乾淨淨,重新進入六道,或為仙,或為人,或為畜。

不是每個人都會心甘情願地喝下孟婆湯。
因為這一生,總會有愛過的人不想忘卻。
孟婆會告訴他:
你為她一生所流的淚都熬成了這碗湯,
喝下它,就是喝下了你對她的愛。
來的人眼中最後的一抹記憶便是他今生摯愛的人,
喝下湯,眼裡的人影慢慢淡去,
眸子如初生嬰兒般清徹。

喝過孟婆湯,
能忘掉塵世間的苦與愁,哀與樂,
只要喝了她的湯藥,
前世今生的宿怨便會忘得乾乾淨淨,
來世重新為人。

牽掛之人,痛恨之人,
來生都將形同陌路,
這種讓人相見不識這湯就叫做孟婆湯。

(示意圖)


【第七關:奈何橋】

「過奈河橋頭,一去不回頭」。

橋分三層,上層紅,
中層玄黃,最下層乃黑色,
愈下層愈窄愈加兇險無比,
生時行善事的走上層,
善惡兼半的人走中層,
行惡的人就走下層。

河裡面儘是不得投胎的孤魂野鬼,
那些溺水而死的鬼魂,
總是在橋樑上下或左右橋頭,
為自己尋找替身者,
以便使自己能夠托生而轉世。

走下層的人就會被鬼魂攔住,
拖入污濁的波濤之中,
為銅蛇鐵狗咬噬,
受盡折磨不得解脫。

過完奈何橋便可通往六個去處,
即是進入六道輪迴:
天人道、修羅道、人道、
畜生道(也叫旁生道)、惡鬼道,地獄道。

其中,天人、阿修羅、人道屬於上三道,
而畜生、惡鬼、地獄則屬於下三道。

至於去哪個道,
是根據亡靈生前所做善惡的業績來分門別類。
善業多的往往會被分配到上三道,
惡業多的往往被分配到下三道。

人死後去陰間的過程並不通用於所有人,
修行為善之人如果功德圓滿的,
命終後會跳過陰間這一過程,
直接蒙佛接引去西方極樂世界;
而作惡多端的大惡之人可能也會跳過陰間這一過程,
因業力牽引往往會直接被打入地獄。

看完了流傳超過千年的 "傳說"
雖然 科學無法證實,
但仍然 一直影響著人心,
所有人 不斷的好奇、恐懼著...

你覺得 死後的世界 存在嗎?

不論你的答案是什麼,最好的選擇 都會是...

"把握當下,及時行善" , 才能保證你:快樂又心安!


2015年9月12日 星期六

人生太短,不要明白太晚!


把錢省下來,等待退休後再去享受。
結果退休後,因為年紀大,身體差,行動不方便,哪裡也去不成。
錢存下來等養老,結果孩子長大了,要出國留學,
要創業做生意,要花錢娶老婆,自己的退休金都被要走了。
當自己有足夠的能力善待自己時,就立刻去做,
老年人有時候是無法做中年人或是青少年人可以做的事,年紀和健康就是一大因素。
小孩子從小就要告訴他,養你到高中,大學以後就要自立更生,
要留學、創業、娶老婆,自己想辦法,自己要留多一點錢,不要為了小孩子而活。

我們都老得太快,卻聰明得太遲。
朋友去年喪妻,這突如其來的事故,
實在叫人難以接受,但是死亡的到來卻總是如此。
朋友說,他太太最希望他能送鮮花給她,但是他覺得太浪費,
總推說等到下次再買,結果卻是在她死後,用鮮花佈置她的靈堂。
這不是太愚蠢了嗎?
等到……等到……,似乎我們所有的生命,都用在等待。

「等到我大學畢業以後,我就會如何如何……」我們對自己說。

「等到我買房子以後!」……

「等我最小的孩子結婚之後!」……

「等我把這筆生意談成之後!」……

「等到我死了以後!」……
人人都很願意犧牲當下,去換取未知的等待;
犧牲今生今世的辛苦錢,去購買後世的安逸。
許多人認為,必須等到某時或某事完成之後,再採取行動。
明天我就開始運動;明天我就會對他好一點;
下星期我們就找,然而,生活總是一直變動,環境總是不可預知,
現實生活中,各種突發狀況總是層出不窮。
那麼,我們要如何面對生命呢?
我們毋需等到生活完美無瑕,也毋需等到一切都平穩,
想做什麼,現在就可以開始做起。
一個人永遠也無法預料未來,所以不要延緩想過的生活,
不要吝於表達心中的話,因為生命只在一瞬間。
有時間出去走走;退休後,我們就要好好享受一下。
記住,別讓自己徒留「為時已晚」的空餘恨。
逝者不可追,來者猶未卜,最珍貴、最需要實時掌握的「當下」,
往往在這兩者蹉跎間,轉眼錯失。人生短暫飄忽,
有一首小詩這樣寫:高天與原地,悠悠人生路;
行行向何方,轉眼即長暮。正是道盡了人生如寄,轉眼即逝的惶恐。
有許多事,在你還不懂得珍惜之前,已成舊事;
有許多人,在你還來不及用心之前,已成舊人。
遺憾的事一再發生,但過後再追悔「早知道如何如何」是沒有用的,
「那時候」已經過去,你追念的人也已離開了你。
一句瑞典格言說:「我們老得太快,卻聰明得太遲。」
不管你是否察覺,生命都一直在前進。
人生並未售來回票,失去的便永遠不再得到。
將希望寄予「等到方便的時間才享受」,我們不知失去了多少可能的幸福!
圖文:來自網路。

2015年9月6日 星期日


【好好經營你的32 - 47歲】文 / 陶晶瑩


1 、 學會放手
這個年齡已經不允許你不成熟,當你無力把握命運中的某種愛,
某種緣,某種現實,學會放手。給自己身心一個全新的開始,
只要信心在,勇氣就在;努力在,成功就在。

2 、 儲蓄友誼
真摯的友誼是人生最溫暖的一件外套。
它是靠你的人品和性情打造的,在這個年齡一定要好好地珍惜它,用心去儲存。

3 、 播種善良
一定要極儘自己所能及之事,讓那些比你苦、比你難的人感受到這世上的陽光和美麗。這樣的善良常常是播種,不意間,就會開出最美麗的人性之花來。

4 、 懂得音樂
音樂可以陶冶情操,它會洗滌你的身心。
會打開你的記憶和想像,全心地投入,更會給你帶來意想不到的寧靜。
它是日子中的味精,點點滴滴中讓我們的生活有了滋味。

5、 避開兩種苦
塵間有兩苦,一是得不到之苦,二是鍾情之苦。
在你付諸努力的前提下,所有的、想得到的都當作一場賭。
勝之坦然;敗之淡然。好在這年齡還具有一定的資本,我們可以捲土重來。
世間最苦是鍾情,如果在這時候還有這樣的情愫,
一定要像打掃灰塵一樣,把它從心屋裡清出去。

6 、 學會承受
有些事情需要無聲無息地忘記,經過一次,就長一次智慧;有些苦痛和煩惱需要默默地去承受;歷煉一次;豐富一次。

7 、 保留感恩的心
感恩的心一定要時時保留,它不僅讓你憐惜一沙一石、一草一枝,
還會讓你淡漠某種無形的壓力,平撫你的慾望和爭鬥
更多的時候,有一些幸福的感覺也往往來自於此。

8 、 熱愛工作
儘管它決沒有喝茶、聊天兒那樣愜意,但它檢驗著我們的智慧和能力,
是我們體現價值和成就所必備一種內容。
一定要全心愛它,它讓你大半生有事做、有飯吃。

9 、 善於學習
讀書和學習都是在和智慧聊天,它不僅保證你的記憶力、感悟力。
你的有些思想來源於此,有些見解來源於此。
並且還能醫愚,還會長久地保持你的個性魅力,
這是練瑜珈做美容所不能達到的效果,何樂而不為。

10 、 享受運動
很多人認為自己胖、自己丑… 於是,就有人拚命地節食減肥、手術美容。
你的大部分時間與其就浪費在這樣的情況下,不如去享受運動、享受自然。

你的體重就不會因懶惰而上漲,你的容貌也不會因歲月而減少生動。
那麼你就在某種程度上保存住了你的青春,你的快樂,你的健康。

等老了,和心愛的人一起, 找一個小鎮,
安靜的住下, 早上在巷口看太陽,晚上拄著拐棍敲夕陽…

離開一個地方,風景就不再屬於你;
錯過一個人,那人便再與你無關。
人生就是這樣,牽掛著、煩惱著、自由著、限制著;

走出一段路程,回頭一望,卻也生動著、美麗著;
有著你愛的人和愛你的人,有著你喜歡的事和需要你做的事
有著牽掛你的人和你牽掛著的人;
人這一輩子是短暫的,所以要讓自己健康著、開心著、幸福著,偶爾還要醉著

2015年9月3日 星期四

心淡

不要讓你的女人,很堅強。如果她堅強了,就說明你可以滾蛋了。
以前,一個女人很想和老公一起去旅遊,
安排了許久,老公永遠都沒有空,從此以後,她的旅程裡,不再需要老公。
她和朋友去做美容,太晚天又下雨了,她打電話讓老公來接她,
電話那頭的他不耐煩的說了句:外面下那麼大雨,你就不能自己打個車回來啊?
從此她再出門,永遠會記得自己帶衣服和傘。
冬夜和他外出,路面結冰了,很滑,她不由自主的牽住了他的手,
他卻自顧自的走著,從此以後,她再沒有需要呵護的時候。
朋友聚會希望他參加,說沒空要加班,看到別人一對對很想他,
給他電話時,聽到他在打麻將,從此,再沒要求他出席任何聚會。
孩子生病了,自己一個人慌亂無助,給他電話,
第一句回復的是,怎麼又把孩子弄病了?
從此,無論再無助的時候也不會讓他知道。
曾經看過一句特別經典的話:有時候女人需要一個男人,
就像逃機者需要降落傘,如果此時此刻他不在,那麼以後他也不必在了。
她可以很需要你,你就是一切;她也可以再也不需要你,你就什麼都不是了。
:其實有時候「獨立」是由「
心淡」訓練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