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25日 星期一

人壺相濡!!

好壺難得,知己更難求!!

傳說很久之前,有個非常喜歡喝茶的財主,凡是到他家喝茶的人,無論貧富,只要來,他就吩咐下人好生招待。
一天,財主家門口來了一個衣衫襤褸的乞丐,不言討飯,只說來討碗茶喝。下人連忙讓他進屋,給他倒一碗茶。
乞丐看了一下,說:「茶不好。」
下人見他懂,連忙換好茶來。
乞丐聞了聞,說:「茶是好茶,但水不行,需得上好的山泉水。」
下人看出他有些來頭,忙取了早有儲備的泉水再泡。
乞丐嘗了一口,說:「水是好水,但燒水的柴不行,柴需用名山陰面之柴。因為陽面之柴質松,陰面之柴質緊硬。」
下人終於確認這是個精通茶道之人,就連忙取好柴再烹,並請出老爺。茶重新上來後,財主與乞丐對飲了一碗。
乞丐說:「嗯,這回茶、水、柴、火都好了,只是泡茶的壺不行。」
財主說:「這已是我最好的壺了。」
乞丐搖搖頭,小心翼翼地從懷裡掏出一把紫砂壺,讓下人重新泡一壺茶來。
財主一品,味道果然不凡,立刻起身對乞丐作揖道:「我願買你這把紫砂壺,要多少錢都可以。」
但是這乞丐也是非常地喜歡這紫砂壺,肯定不想用來交換,乞丐非常果斷的回答:「不行,這個壺是我的命,我不能給你」。
乞丐連忙倒掉茶,收起壺就走。
財主趕忙攔住,說:「我願出一半家產要你這壺。」
乞丐不言,執意要走。
財主急了,說:「我願出全部家產買你這把壺。」
乞丐聽了,不由地笑起來,說:「我要是捨得這壺,也不會落到今天這種地步。」說完乞丐轉身離開。
財主急忙上前說道:「這樣吧,壺還是你的,你就在我家住下,我吃什麼你吃什麼,但是有個條件,就是你必須每天讓我看看這壺,怎麼樣」。
財主太喜歡這東西了,所以在情急之下只有想到這個辦法。
乞丐也在為每天的生計而發愁,有這麼好的事情為什麼不答應呢?
為此,乞丐很爽快的答應了財主的要求。
就這樣,乞丐住在了他家,和財主同吃同住,兩人每天捧著這壺,無話不談,喝茶飲酒,好不開心。
就這樣兩人開心的相處了十幾年的時間,成了無話不談的老知己。
時間慢慢的流失,財主和乞丐也慢慢的變老,顯然乞丐年紀比財主大,這天財主對乞丐說:你膝下無子女,沒有任何人繼承你的壺,不如你去世之後,我來幫你保管,你看如何?
乞丐非常感動的答應了。
不久,乞丐真的去世了,財主也如願以償的得到了這把紫砂壺。剛開始,財主每天都沉迷在擁有這把紫砂壺的喜悅中,直到有一天,財主拿著紫砂壺左右上下欣賞的時候。
突然覺得現在的自己似乎少了點什麼,這時他眼前浮現出昔日與乞丐一起玩壺品茶的場景,一切都明白了。
於是財主將紫砂壺狠狠的往地上一摔......
故事說完了,結局出人意料,其實隨著時間的流逝,很多東西都改變了。
財主與乞丐間的情誼已超越了這把紫砂壺本身的價值。
再好的東西沒有人與自己共享就失去了意義,再值錢的東西也沒有知己重要。
轉念想想自己的人生,什麼才是你心中最重要的東西呢?或許就是那個和你一起交心喝茶的人哪!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這是多少人經歷風雨後的感慨!又是多少人,感悟人生的追求!知己的情,是一種無言的溫暖,是一種無形的陪伴。
真正的知己,是一份懂得,一份相知,一種淡淡的陪伴與共鳴。猶如一杯清茶,淡然中沁入心田。
有時候只要一個擁抱,一個眼神,便一切盡在不言中;
有時候只要一段文字,一次疼惜,便留下永久的感動。
知己,無需掩飾,也不用解釋,自有一份默契,一份靈犀。無需刻意,也不用預習,自有一份驚喜,一份詩意。
生命中有一種情,不驚擾彼此的世界,只在靈魂深處同行;
不妨礙彼此的生活,只在精神領域共鳴。
一生之中有個懂你的人便是最大的幸福。
心靈深處的懂得,勝過萬語千言;
精神層次的認同,超越風塵俗世。
懂你,是了解你成功背後的艱辛,
是清楚你堅強背後的不屈。
懂你的人,也許不在身邊,
但一定在心裡在生命裡;
也許默默不語,
但一定在關注著你守候著你。
一句懂你,便溫暖了一段歲月;
一句心疼你,便感動了一個生命。
懂你,何需千言萬語,
默默的給予,深深的疼惜;
懂你,沒有絲毫秘密,
訴說心中的委屈,聆聽生活的不易。
懂你的苦,你的累,你執著的夢;
疼你的淚,疼你的心,
疼你做人的真誠。
人與人,一場緣,
心與心,一段情。
人生能相遇,已是不易;
心靈若相知,更要珍惜!
感情,需要的是理解;
相處,需要的是默契;陪伴,需要的是耐心。
朋友,淡淡交,慢慢處,才能長久;
感情,淺淺嘗,細細品,才有回味。
不要試探,更不要懷疑,
再好的感情,都經不起一顆猜疑的心。
一生中,能有個知己實屬不易。
珍惜該珍惜的,擁有該擁有的。
網路共同分享
南無阿彌陀佛_(())_

2016年7月15日 星期五

單榮真的很可憐

有缺失,改使無疑;
業有疏漏,修使無礙—
沉痛面對榮民久病厭世的反省—

臺北榮家昨日同時發生2起年長榮民分別在不同地點墜橋、自縊的獨立個案,
榮家全體同仁深感震悼與沉痛;多位直接服務照護這二位平日狀似喜樂榮民的第一線工作同仁,對於老人家的選擇,都用止不住的淚水,反映無法接受的錯諤與不解。
臺北榮家深切瞭解榮民伯伯年事已高、病痛纏身的情況,近數年來一直致力投入高齡友善環境及跨社工、照服、醫療等專業團隊整合照護的建構及運作;另為防範榮民自裁,除長期與社會各公私部門密切聯繫,除引進並策辦各類訪慰、團康、靈修、舒展及關懷活動外,同時亦已在臺北榮總精神部專業醫療團隊的指導下,成立「安安樂活工作小組 」,持續舉辦老年自殺防制團體衛教,協助執行自殺高危險群逐案訪視、評估及篩檢,接續展開「安安樂活小組」配套性的服務照護工作。
  
不幸事件發生之後,臺北榮家除立即啟動危機處理機制,動員全體同仁並聯繫警消展開搶救外;亦已針對全體榮民伯伯的身心狀況展開逐一檢視及處遇;並對第一線服務照護同仁的情緒展開訪視及輔慰。根據檢警初步研判,該二位榮民伯伯選擇自裁的原因,
不排除是久病厭世;現臺北榮家仍將持續配合檢方,對於該二位榮民伯伯的自裁原因做進一步查證,並將全力做好善後服務。
  
另臺北榮家業已聯繫老年精神疾病專科團隊及心理諮商專業人士,將儘速針對「安安樂活工作」運作執行情況展開更進一步的瞭解、評估及指導。
  
本案顯示,相對於有自殺計畫意圖者,無預警的「衝動型」自殺個案,事前可能毫無預警。對此臺北榮家將秉持「痛未定已思痛」的態度,全面檢視現行機制,並將置重點於提昇工作同仁辨識自殺高風險群的求助警訊及處遇能力,更加強化精神病患醫療、諮商網絡之連結及榮民複式支持體系的互動,使榮民於面對壓力、挫折時能積極尋求協助,預防不幸事件再度發生。

2016年7月9日 星期六

惡行



【五種要下無間地獄的罪行,千萬別犯!】




  
第一種,就是不孝父母。如果有眾生不孝順父母,就是日常生活不了解父母對自己的恩德,不能讓父母歡心,常常忤逆
父母,不聽話,讓父母煩惱,甚至到達殺害父母的程度,那這樣就是犯了逆罪。要知道,在這個世間對眾生恩德最大的就是父母。父母的生育之恩,昊天罔極啊,你不僅不報恩,反而要忤逆父母,不孝父母,乃至於殺害父母,那這種罪行一定會墮到無間地獄。在無間地獄,時間非常久遠,千萬億劫想從地獄出來都遙遙無期。

  
第二種,就是不恭敬三寶。如果有眾生出佛身血,這也是五種逆罪之一。當然現在佛不在,已經滅度了,出佛身血這個
事情也是不可能出現,在佛在世的時候,只有提婆達多有這麼一個罪行。誹謗三寶,這是末法的眾生常常犯的,認為佛法僧
三寶不存在,虛幻的,也不能作用於眾生。對經典不恭敬。這不恭敬經典的情況很多,或者用污穢的手去拿經,或者把經典
隨便放到雜書裡面,或者把經典一拿就揣在褲子的口袋裡面等等,這都是不恭敬經典。那這樣,就是不恭敬三寶的罪行,也
會墮到無間地獄,千萬億劫求出無期。

  
第三種,就是侵損常住。這是指十方寺院的十方常住物,如果有眾生,以他的權勢或者這個強盜的惡劣行為,來明目張膽地搶劫常住的東西、財物。玷污僧尼就是,本來比丘、比丘尼是修道之人,修清凈梵行,但有一類惡劣的人,就引誘、破壞僧尼的梵行,這個罪過很重。

所以居士面對異性的出家人,應該要保持高度的清凈,護持他的道心和梵行。如果你以這個貪慾之心,玷污了僧尼,那這個問題就要下無間地獄了。

還有的人不注意,在寺院、僧伽藍內來恣行淫慾。或者在寺院裡面,殺雞捕魚,就是殺生,那這樣的行為,都是要墮無間地獄,千萬億劫求出無期。

  
第四種,就是指破戒的人。如果有眾生表面像一個出家人,實際上內心不是出家人,破戒了,而用常住之物,就是破用常住。本來信眾做四事供養,是供養那些真修道人,現在你是虛假的修行人,是破戒的人,你還使用這個信眾的四事供養,這叫做破用常住,欺騙白衣居士,那這樣的人也會墮無間地獄,千萬億劫求出無期。
  
第五種,就是如果有眾生偷劫常住財物。這裡不斷地談常住財物,就寺院的東西是十方信眾所供養的,你無論是用權勢去強佔,或者偷偷摸摸地去偷盜、偷劫,這些罪過都很重。如果偷劫常住的財物、穀米、飲食、衣服,乃至一物,哪怕
寺院裡面一個果子,人家不是寺院給你的,你不與取,這些都會墮無間地獄,千萬億劫求出無期。

南無阿彌陀佛 !

2016年7月6日 星期三

離開位子,你是誰?



山上的寺院裡有一頭驢,每天都在磨房裡辛苦拉磨,天長日久,驢漸漸厭倦了這種平淡的生活。它每天都在尋思,要是能出去見見外面的世界,不用拉磨,那該有多好啊!
不久, 機會終於來了,有個僧人帶著驢下山去馱東西,它興奮不已。

來到山下,僧人把東西放在驢背上,然後牽著它返回寺院。
沒想到,路上行人看到驢時,都虔誠地跪在兩旁,對它頂禮膜拜。
一開始,驢大惑不解,不知道人們為何要對自己叩頭跪拜,慌忙躲閃。可一路上都是如此,驢不禁飄飄然起來,原來人們如此崇拜我。
當它再看見有人路過時,就會趾高氣揚地站在馬路中間,走起路來虎虎生風、腰幹瞬間直了起來!

回到寺院裡,驢認為自己身份高貴,死活也不肯拉磨了,只願意接受人們的跪拜。
僧人無奈,只好放它下山。
驢剛下山,就遠遠看見一夥人敲鑼打鼓迎面而來,心想,一定是人們前來歡迎我,於是大搖大擺地站在馬路中間。那是一隊迎親的隊伍,卻被一頭驢攔住了去路,人們憤怒不已,棍棒交加抽打它……
驢倉皇逃回到寺裡,奄奄一息,它憤憤不平地告訴僧人:“原來人心險惡啊,第一次下山時,人們對我頂禮膜拜,可是今天他們竟對我狠下毒手....”

僧人歎息一聲:“果真是一頭蠢驢!
那天,人們跪拜的,是你背上馱的佛像,不是你啊!”

人生最大的不幸,就是不認識自己。離開位子,自己什麼都不是!
每天我們都照鏡子,但是我們在照的時候,有問過自己一句話:“你認識自己嗎?”
如果你擁有財富,別人只是崇拜的是你的財富,不是你,但你會誤會別人崇拜你;
如果你有權力,別人崇拜的只是你的權力,不是你,你誤會了別人崇拜你;
如果你擁有的是美貌,別人崇拜的只是你一時擁有的美貌,不是你,你誤以為別人崇拜你。

當財富、權力、美貌過了保質期,你就會被拋棄……別人崇拜的只是他們的需求,不是你。

看清自己最重要!能力很重要,可有一樣東西比能力更重要,那就是人品。

人品,是人真正的最高學歷,是人能力施展的基礎,是當今社會稀缺而珍貴的品質標簽。

2016年7月3日 星期日

心態是最大的本錢

心態是最大的本錢;人無完人,重要的是怎麼做人!


生活中,一個好的心態,可以使你樂觀豁達;一個好的心態,可以使你戰勝面臨的苦難;一個好的心態,可以使你淡泊名利,過上真正快樂的生活。人類幾千年的文明史告訴我們,積極的心態能幫助我們獲取健康、幸福和財富。
一、心態決定人生
一位哲人說過:“你的心態就是你的主人。”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不能控制自己的遭遇,卻可以控制自己的心態;我們不能改變別人,卻可以改變自己。其實,人與人之間並無太大的區別,真正的區別在於心態。所以,一個人成功與否,主要取決於他的心態。
二、生氣不如爭氣
人生有順境也有逆境,不可能處處是逆境;人生有巔峰也有谷底,不可能處處是谷底。因為順境或巔峰而趾高氣揚,因為逆境或低谷而垂頭喪氣,都是淺薄的人生。面對挫折,如果只是一味地抱怨、生氣,那麼你注定永遠是個弱者。
三、有自信才能贏
古往今來,許多人之所以失敗,究其原因,不是因為無能,而是因為不自信。自信是一種力量,更是一種動力。當你不自信的時候,你難於做好事情;當你什麼也不做不好時,你就更加不自信。這是一種惡性循環。若想從這種惡性循環中解脫出來,就得與失敗作鬥爭,就得樹立牢固的自信心。
四、心動更要行動
心動不 ​​如行動,雖然行動不一定會成功,但不行動則一定不會成功。生活不會因為你想做什麼而給你報酬,也不會因為你知道什麼而給你報酬,而是因為你做了些什麼才給你報酬。一個人的目標是從夢想開始的,一個人的幸福是從心態上把握的,而一個人的成功則是在行動中實現的。因為只有行動,才是否滋潤你成功的食物和泉水。
五、平常心不可少
人生不可能一帆風順,有成功,也有失敗;有開心,也有失落。如果我們把生活中的這些起起落落看得太重,那么生活對於我們來說永遠都不會坦然,永遠都沒有歡笑。人生應該有所追求,但暫時得不到並不會阻礙日常生活的幸福,因此,擁有一顆平常心,是人生必不可少的潤滑液劑。
六、適時放棄才會有收穫
命裡有時終須有,命裡無時莫強求。不要去強求那些不屬於自己的東西,要學會適時的放棄。也許在你殫精竭慮時,你會得到曾經想要得到而又沒得到的東西,會在此時有意外的收穫。適時放棄是一種智慧。它會讓你更加清醒地審視自身內在的潛力和外界的因素,會讓你疲憊的身心得到調整,成為一個快樂明智的人。您想學習更多相關文章嗎?請添加微信號caz81666每天為您更新勵志,銷售,管理,商戰案例,等經典文章,免費學習.此微信改變了千萬人的命運,歡迎您的加入。  
盲目的堅持不如理智的放棄。苦苦地挽留夕陽的人是傻人,久久地感傷春光的人是蠢人。什麼也捨不得放棄的人,往往會失去更加珍貴的東西。適當的時候,給自己一個機會,學會放棄,才有可能獲得。
七、寬容是一種美德
俗話說得好:“退一步海闊天空,讓幾分心平氣和。”這就是說人與人之間需要寬容。寬容是一種美德,它能使一個人得到尊重。寬容是一種良藥,它能挽救一個人的靈魂。寬容就像一盞明燈,能在黑暗中放射著萬丈光芒,照亮每一個心靈。
八、學會給心靈鬆綁
人的心靈是脆弱的,需要經常地激勵與撫慰。常常自我激勵,自我表揚,會使心靈快樂無比。學會給心靈鬆綁,就是要給自己營造一個溫馨的港灣,常常走進去為自己忙碌疲憊的心靈做做按摩,使心靈的各個零件經常得到維護和保養。
九、別把挫折當失敗
每個人的一生,難免都會遭受挫折和失敗。所不同的是失敗者總是把挫折當失敗,從而使每次都能夠深深打擊他取勝的勇氣;成功者則是從不言敗,在一次又一次的挫折面前,總是對自己說: “我不是失敗了,而是還沒有成功。”一個暫時失利的人,如果繼續努力,打算贏回來,那麼他今天的失利,就不是真正的失敗。相反的,如果他失去了再戰鬥的勇氣,那就是真輸了。
十、避免煩惱成心病
在現實生活中,終日煩惱的人,實際上並不是遭遇了太多的不幸,而是根源於煩惱者的內心世界。因此,當煩惱降臨的時候,我們既不要怨天尤人,也不要自暴自棄,要學會給心靈鬆綁,從心理上調適自己,避免煩惱變成心病。
十一、快樂其實很簡單
有人說,快樂是春天的鮮花,夏天的綠蔭,秋天的野果,冬天的漫天飛雪。其實,快樂就在我們身邊。一個會心的微笑,一次真誠的握手,一次傾心的交談,就是一種快樂無比的事情。人無完人,重要的是怎麼做人。
一個人,窮一點可以,但人窮志不能窮!不要成為了人窮志短的人,要勇闖世界,做不了頂天立地的人,最起碼要做個有用的人,做個對得起自己的人。一個人,醜一點可以,但人醜心不能醜!仁慈善良不在乎一個人的外表,只在乎人的內心!
一個人,瘦小一點可以,但人小心不能小!任何一個人都不會喜歡一個小心眼的人。敞開心扉,宅心仁厚總能讓人倍感安慰。
一個人,脆弱一點可以,但人脆弱內心不能懦弱!懦弱的人總是自悲的,所以,一定要有勇氣、有主見、有自信!
一個人,眼睛瞎一點可以,但眼瞎心不能瞎!要心知肚明,要有遠見!
一個人,有一點野心可以,但人不能野。不要為了野心把自己變成為魔鬼!否則,你不入地獄,誰入地獄?
一個人,笨一點可以,但學習是不論早晚的,只要肯學,相信一點一點的,沒有學不會的,就怕你不學!
一個人,聰明一點可以,但不要自以為聰明!否則,要么你是個傻瓜,要么全世界的人都是傻瓜。
一個人,糊塗一點可以,但不要糊塗一時。最難得的還是“聰明一時,糊塗一世”的人!
一個人, 懶一點可以,但不能一直懶惰下去。該做的還得要做,並且還要做好,多少都要付出一些,否則,就是一條十足的寄生蟲。
一個人,省一點可以,但是檢省不是守財,否則,會為了金錢而扭曲一個人的人格,會成為
一個守財奴。要知道,往往會花錢的人,更會賺錢!
一個人,講究一點可以,但是講究不是奢侈,講究要有分寸,不要因為講究讓平凡的生活變了質。
一個人,寬容一點可以,但寬容不是放縱!再寬容也要有尊嚴,有辱人格尊嚴的,決不能寬容!
一個人,有點脾氣可以,但有脾氣不等於有實力。要學會沉默,儲蓄知識財富,做個真正有個性、有脾氣的人。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
一個人,苦一點可以,但吃苦時不能怕苦,苦盡甘來!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一位哲人說:"你的心態就是你真正的主人"一位偉人說:“要么你去駕馭生命,要么是生命駕馭你。你的心態決定誰是坐騎,誰是騎師”。一位藝術家說:“你不能延長生命的長度,但你可以擴展它的寬度;你不能改變天氣,但你可以左右自己的心情;你不可以控制環境,但你可以調整自己的心態。” 佛說:物隨心轉,境由心造,煩惱皆由心生。狄更斯說:一個健全的心態比一百種智慧更有力量。愛默生說:一個朝著自己目標永遠前進的人,整個世界都給他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