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11日 星期五

做自己

不要努力去迎合所有人
做你自己保持基本要求,
發揚你的個性,別失去自我。
不倫不類,就沒有一點價值了。

懂你的自然懂,不懂你的隨他去。
一個獨特的人,纔有獨特的靈魂,
太大眾口味,其實就是沒口味。
讓別人多讀你,自然會懂,
不必自證清白、自我辯解........

2017年7月27日 星期四

夫妻三世姻緣

現今社會,夫妻大多是經過戀愛而結合,在戀愛期間,都認定彼此深愛著對方的,互相欣賞對方的優點以及包容對方的缺點,甚至發誓要照顧對方一生一世,于是才走進婚禮的殿堂,共諧連理。可是,婚後就原形畢露,原來婚前隱藏著很多缺點,既已結爲夫妻,再也不隱瞞了,會用語言及行爲來淩辱對方,不是身體受傷,就是尊嚴受損,明明是深愛著對方,卻又將對方傷害到如此地步,氣上心頭,什麽都做出了,事後卻又悔恨痛心。
有些夫妻是爲名或者是爲利而結合的,是另有目的的,爲達到目的,就百般遷就對方,順著對方,不會頂撞半句,即使受到打罵,亦會逆來順受,爲了得到名和利,他們認爲受點屈辱又何妨。其實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就是報恩、報怨、討債、還債等四種關系,夫妻間又何嘗不是。
佛說夫妻三世姻緣,你的另一半究竟是恩人還是仇人?​
必是注定的人,才來與你相遇。今生相遇相愛,注定是前世的因緣。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兩個人成爲夫妻,佛學上講是願力和業力的結合。
種種願力業力,經過幾生幾世之後,不管時空變換,不論貧富醜俊,還是會發生。或是前世發願,約定來生再結夫妻。或是感恩報恩,甘願侍奉。或是宿債難了,今生償還。因爲願力業力,彼此牽引著,左輪回中再次相遇,彼此的靈魂認出了對方,常常一見鍾情,覺得似曾相識。一切有爲法,盡是因緣和合,在注定的因緣際遇裏,我們唯一的選擇是別無選擇,所有發生的都是該發生的,都是因緣具足。前世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別重逢,今生所有的經曆都是緣定三生。
夫妻是緣,兒女是債,無緣不聚,無債不來。
兩人結爲夫婦,是前生姻緣注定的,是了緣來的。善待彼此,千萬不要舊業未了,又添新業。別再抱怨,你要付出更大的愛去愛對方,不要只讓單方面的付出,這樣,另一方在來世也要償還的,你要明白,一切有緣衆生都是來了緣的,菩薩的慈悲心,不單單是對其他衆生,更是對離你最近的人,一生都要彼此善待。讓身邊人開心了,親密關系順暢了。你對我是愛憐,我對你是敬仰。夫妻是最深的修行。把你最好的給對方,真心欣賞對方的一言一行,讓對方能接納你的愛。時時醒起,一顆感恩惜緣的心
,去化解雙方的恩怨,了結彼此在輪回中的糾纏。
人,因緣而聚,因情而暖,因不珍惜而散。
修行就由家庭開始,夫妻是最深的修行,家是最好的道場。

2017年7月18日 星期二

靠自己「掙錢」的女人

送給所有靠自己「掙錢」的女人!妳們辛苦了!

越來越多的女性朋友選擇了單身,
越來越多的男性不得已不單身,
這就是太現實了。
夜深了,你閉上雙眼,
你卻在幻想著另外一個世界。
身邊的女人是越來越厲害了,
像男人一樣也會開車、也能掙錢、
能做好家務、能燒一桌好菜,
遇到了困難還得自己扛,家裏家外面一把好手,
即便是遇上生理期或者生病時,一切依舊,
一個個都從軟女子通關成為了女漢子。
突然覺得男人就是個多餘品,
你需要他陪的時候,
他忙著應酬,等他回來了,
一切都過去了。
不是不想依賴他,而是沒的選擇,
習慣了沒有他的生活節奏。
現代的女性是萬能的,
絲毫不比男人差,
肩上能扛起更多的責任,
也能面對更大的事情。
所以,我們必須要好好愛自己,
再愛自己,更愛自己,
才能對得起像男人一樣的我們!
是什麼把軟妹子變成了女漢子?
首先因為我們沒有土豪爹,
也沒有姣好的容顏,更不會傍大款。
比不過白富美,也鬥不過水靈白嫩的小三,
於是,我們選擇拚命賺錢,
喜歡的東西,自己買,
想去的地方,自己去
也許是這個社會給女人的安全感越來越少了,
以前覺得安全感是一個承諾,
是過馬路時緊握的手,
而如今,能給我們安全感的卻唯有明媚的陽光,
和繁華路口人行道的綠燈,
出門時口袋裏的錢包和鑰匙,
手機里顯示的滿格電......
每個女人都希望找個很爺們的男人,
最後卻發現自己已變成了爺們!
人生不易,快樂生活,且過且珍惜!
不敢撒嬌,因為沒有人慣著
不敢哭泣,因為沒有人哄著,
不敢偷懶,因為沒有人給錢花,
堅強,獨立,拼搏是唯一的選擇,
時刻提醒自己不能倒下,一定要堅強!
沒有誰天生想當女漢子,只因生活太多無奈,
願所有正在拚命的姑娘,都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生活!


2017年6月25日 星期日

百病消於氣

葉樹姍分享   🍁一篇不錯的文章 ~

如果讓你小病一星期,你.會發現金錢不重要,家人和身體最重要;
如果讓你大病一個月,你會發現金錢特重要,身體和家人特特特重要;
如果讓你大病半年,估計你願意放棄眼下一切的金錢和名利去換回 你認為重要的東西。
遺憾的是,這個世界大部分人都是好了傷疤忘了疼。包括你我!
所以,當看到這段話的時候,
我更加堅定地知道在生命中哪些人和事才是最重要的……

健康,重在觀念:
美國人:用100塊錢養生,50塊錢買保險,10塊錢看病,1塊錢搶救。
華人:用1塊錢養生,10塊錢吃藥,50塊看病,100塊錢搶救。
大多數華人,在生命的最後1–2年,花光一生的積蓄,
吃遍所有含大量副作用的西藥。再多開幾次刀,然後……離去。

疾病如何應對?答案:重在預防!


氣與壽命:
1、經常自己找氣生的人,即小心眼,如林黛玉,一般活20–50歲;
2、經常受別人氣的人,叫傭人,一般活50–60歲;
3、經常自我生氣,也常氣別人的人,叫俗人,如普通百姓,一般活60–70歲;
4、經常讓別人生氣,自己卻不太生氣的人,叫偉人,如毛澤東、蔣介石,一般活80歲左右;
5、不論別人怎麼氣你也能淡然處之,叫高人,如朱德、鄧小平,一般活90歲左右;
6、從不氣別人,自己也不生氣,叫真人,如孫思邈、張學良,一般能活百歲或以上!

結論:百病皆生於氣!

2017年6月17日 星期六

~~不要把「道歉」,變成廉價品 ~~


任何人都會做錯事!但是,能承認錯誤是不容易的事!
很多人做錯事,只要認為不會被發現或立即被發現,大都會掩蓋而若無其事。其中很多人會默默的暗自反省而改正;不過對自我檢討力差、自律性差的就不會自省改善,而就會一再的犯相同的錯誤。

  犯錯能主動承認,或被發覺而認錯道歉,是很容易獲得諒解的!「知錯能改,善莫大焉」是普世的價值,也是人與人相處相互包容的良善態度。反之,「死不認錯」並不會就改變或消除錯誤的事實,也不會改變相關人的看法與態度。






  不過,我們也會發現有些人,只要犯錯被發現就立即道歉。
一開始大家對他都會有很好的印象,認為他是一個「勇於認錯」的人;
但是漸漸的我們會發現他一再的犯同樣的錯,也一再的立即道歉。
  「道歉」似乎變成他的口頭禪!
而臉部表情卻連一丁點的「愧疚」感都沒有…。
  道歉變成習慣、道歉變成口頭禪,自然大家漸漸就會對這種沒有誠意、没有悔改的道歉,感到厭惡。從此,沒有人再相信他的道歉,甚至只要聽到他的道歉就激起厭惡、噁心、不屑的心理反應。
  「贏得信賴」是需要長期積累,並且要小心維護。「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道歉」是在萬一犯錯,用來維護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信用。「道歉」是一種非常誠心、非常慎重的事。也就是這樣,才能被接受相信而獲得信賴;反之,就是信用非常大的折損。
  所以,「道歉」是非常慎重嚴肅的事。除了不要「死不認錯」,也不要不知不覺中把「道歉」變成「廉價品」!

2017年6月16日 星期五

【好運留在晚年】



真正好命的人是把好運,留在晚年!

人在一生當中,這算命的他懂得,命是5年一轉。

人一生當中,一定有最好的5年,也有最壞的5年。

所以真正好命的人是好運留在晚年。

晚年走好運那叫真正好。

如果好運年輕的時候走完了,晚年沒有好運,那才淒慘才可憐,這是我們必須要知道的。
  
你如果真正明白了,知道這個事情,好運在年輕的時候,那怎麼辦?

我不享受、不接受,你的好運,會延到晚年。

由此可知,命運雖然是有,但是這改變轉移命運確確實實操縱,在自己的手上。

所以年輕吃一點苦頭不在乎,身體體力能抗拒得過去,多吃一點苦無所謂。
  
年輕的時候有錢,錢散掉好!

晚年時候有財富,不吃苦那叫真正享福。

有人伺侯,財用不欠缺叫真正的福報。

如果這個福報,在年輕的時候來了,不知道保持,很容易丟掉。

晚年再也沒有了,這好運會走完,那就很可怕很悲慘。
  
這種事情如果諸位冷靜觀察一下,你的附近親戚朋友鄰居,你都能看到。

看到他年輕的時候飛黃騰達,老的時候無依無靠,孤苦伶仃你能看到。

年輕的時候刻苦耐勞,不貪圖享受,而且能幫助社會幫助大眾,晚年享福。

這些事情無論在理論在方法上,《了凡四訓》講得非常透徹。
  
所以命運確確實實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2017年6月11日 星期日

請將你的善良留給善待你的人

你的善良必須有點鋒芒-讀書摘要
沒有一種愛是以傷害為目的,但是卻有很多愛是以傷害為結局。
生活不是用來妥協的,越是退縮越沒有喘息空間;日子也不是用來將就的,越卑微就離幸福越遠。不要永遠爛好人成全別人之外,也要適時在自己撐不下去的時候尋求協助。生命的逝去是必然的,所以在有限的生命中活得自在一點,讓自己開心些。
不要不好意思說不,這樣會逐漸失去原則。寬容也不是沒有原則的,有心胸的同時,也要守住底線。拒絕不代表惡意,只是自己真的為難。允許拒絕別人,才能真正接受別人拒絕自己。所以確認自己的原則,敢於說出自己真實的想法。
我的善良,不該成為你的擋箭牌。看見事情的根本,不要委屈自己從眾,世界上最可笑的,就是善良的人,卻受困於只有嘴是善良的鄉愿之人的世界。正視自己很多事情無法去作,然後認真的做好自己該做的。
人應該先成全自己在嘗試成全別人,把醜話說在前頭,也是一種提醒,並不是壞事。不要給對方過度期待,反而能避免未來有過大的傷害。越是親近的人越需要把話先說清楚,在大家都有充分資訊的狀態下,才有利於未來發展。只要態度是好的,並是言之有理,這樣的溝通方式其實更有利於人生。
你的善良有時候會吸引到貪婪的人,因為他知道能用最低的成本從你這邊獲得好處。不要讓人覺得從你這麼獲得什麼是理所當然的,因為你是好人。總是吃虧,怎麼可能有什麼便宜?妥協與忍讓往往會讓對方得寸進尺。
真正的善良是充分了解跟思考過現實狀態後,做出能帶來最好的決定,而不是單純的一句我也是好意。別讓你的愛成為傷害,也沒讓別人以愛知名傷害你。
生活類似戰鬥,沒有人能假裝沒看到他殘酷的一面。我們不能等待別人用善良來替我們承擔風險,相反的我們也不該用善良來使另一個人失去生活的能力。
不要讓強迫別人用你的方式生活,即便是你付出許多,而且都是為了大家好。溝通中情緒佔了70%內容則只佔了30%,你向世界釋放什麼,世界就回報你什麼。
對那些對自己好的人好,有些人就是會傷害你,與其溫柔不如嘗試著如何不被擊倒。不要逼自己原諒傷害過你的人,你的優秀來自於自身的堅強。
每個人活著,都不是為了按照誰的方式來度過自己的一生。選擇嘗試受苦也是一個人的權利,傷害往往來自於以愛為名,剝奪別人選擇的權利。讓自己愛的人去嘗試過自己的人生,那是他們人生最重要的過程。
兩個人相處,一定會付出的不成比例;不要過度犧牲自己,也不要讓對方過度犧牲。兩個人在一起可以支持與替雙方生活加分,過度的付出往往在自己心中埋下陰影,也給對方增加了壓力。你對別人好,應該是因為你自己喜歡,而不是要對方付出相對的回報。別讓自己活的太累,維繫關係是雙方彼此的義務。雙方坦承的溝通是好事,不是猜對方需要或是不需要什麼,講出來。
不要害怕改變,不要勉強自己活在不開心的生活中,因為勉強的往往會帶來更多負面的結果。因為不開心會累積,並慢慢擴散到你身邊人的身上。人生最可怕的是不知道自己要什麼,用不適合自己的方式過生活。別過別人嘴上的人生,也別再抱怨。
不要用別人的眼光來肯定自己,作自己的上帝。也不要用自己的眼光來判斷別人。不要去猜測別人的想法,從容自在的生活並保持善良。
一件事情沒做好,不是你暴露了缺點,而是你沒有發揮優點。嘗試愛自己,堅強面對所有一切。人應該死在自己的夢裡,不該死在別人的嘴裡。

我們的生活來自自己的選擇,試著明白世事又保持赤子之心,既能接受現實,也能堅守個人原則。善良的讓人信任與喜歡,又不會使自己受傷害

想與不想;


想與不想;
人的一生總有放不下的人,曾經以為念念不忘的事情, 就在我們念念不忘的過程中,已慢慢淡忘…該怎麼說~因為回不去了…...........


昨天,是一道風景,看見了,模糊了; 時間是一個過客, 記住了,遺忘了;走過青春的熱烈,漂泊的過往~有一些人,可想,可念,可眷戀,何嘗不是溫暖......

年復一年, 你「長大」了嗎? 還是,只是「變老」?過去終是過去,那人,那事,那情, 任你留戀,都是雲煙.....
想與不想;就如影子一樣, 穿梭在我們的回憶中我仍舊會微笑祝福。

2017年6月9日 星期五

幸福境地


修煉自己的內心,時間會沉澱出最真的東西。
一個人生活在紅塵中,不可能十全十美。
這就需要我們留存美好,懂得感恩;珍惜現在,笑迎明天。
]
快樂啊!其實很簡單,只要你放棄心中的遺憾、煩惱、情仇、恩怨......
擁有一顆樂觀向上善良的心,那麼生活中自有清風明月、詩情畫意了。

生活不要安排得太滿,人生不要設計得太擠。

對於工作,要在工作做好的情況下保證生活的時間,多體驗生活的樂趣,領略更多生活的新鮮。
不管做什麼,都要給自己留點空間,要有分辨是非的能力,看書能讓我們領略到很多的人生感悟,從而強大自己的內心,用平淡的心態來面對生活中的繁雜。

人生一世,態度決定了很多的人生境地。
如果人人都有一個好的心態,
那麼做到白天有說有笑,晚上睡個好覺,這就是人生最大的幸福..........

2017年6月1日 星期四

大氣

大氣,是種人格魅力 ......

一個人的魅力如何,

不是看他有多少狐朋狗友,
也不是看他的地位高低與身份顯貴,
而是看他的氣質看他的為人。
生活中有太多的事要你操心,
很多東西都不能如自己所願,
喜歡算計的人活得不舒服,
斤斤計較就難以與他人相處。
待人豁達大度、胸懷寬廣,
是一個人內在具有良好修養的體現;
大氣,是一個人做人做事的風範和氣度。


正如世界上沒有相同的兩片樹葉,
每個人的性格、成長環境和經歷都不同,
自然人生觀、價值觀和想法會有所不同,
不要因為別人與你的觀點不一樣,
就隨意評價他人的好壞,
就接納包容不了別人的特別。
也不要在意別人在背後如何議論你,
說出口的話改變不了事實,
只能攪亂你的心,
心亂了生活也會變成一團亂麻。
懂你的人不需要你特意作解釋,
不會因為那些有的沒的而否認你。
不懂你的人也無須強求,
而你的大氣,
是對他們呈現的最好狀態,
是你對外散發的一種無形卻強大的力量。
人貴在大氣,
吃虧、受委屈、想不通都是常有的事,
感到不合理不公平也很正常,
但人這一生,
很多事眼睛一閉一睜就過去了。
大氣不是天生的,大氣是一種深度,
而是在生活中慢慢培養出來的浩然之氣,
是在層層歷練中鍛鍊出來的人生態度。
有得必有失,有失必有得,
別太計較個人得失,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真正的大氣很難做到,
但做到了人生就有大格局.........

2017年5月31日 星期三

老得漂亮!

即使老,也要老得漂亮!


希望你到八十歲還有人追,不是八十二的老頭追你,而是二十八歲的帥哥。
聽起來這是一句戲言,但在法國卻是很正常的事。在法國街頭,80歲的老太太都是腳踩細高跟,塗著鮮豔的大紅脣,優雅得都像個小姑娘。
而很多觀念認為,中老年人就應該是一天穿著大碼衣服、在菜市場討價還價、和鄰居家長裡短。殊不知,比肌膚衰老更可怕的是心靈的衰老。
步入老年是每個人都要經歷的過程。但在變老的路上,
有人活得疲憊,老氣橫秋;
有人活得輕鬆,老得漂亮。

生命是活在當下,而如何讓自己活得輕鬆,老得漂亮,達到一個比較完美的境界,是我們每一位新老人應有的認知。
如何老的漂亮?
一種堅持美麗的態度
一個人的長相是無法選擇的,我們也許沒有漂亮的外表,但這並不影響我們變成一個漂亮的人。因為世界上沒有醜女人,只有懶女人。
美麗和時尚是一種態度,不管多少歲,我們都要保持優雅的身形、穿得得體、適當裝扮。這既是自尊,也是尊重她人。
一個修煉氣質的愛好
中老年人的漂亮,更多的是來自於氣質、修養、學識、良知。這些都是內在的東西,可以通過興趣愛好來增補。
這個愛好可以是詩書,也可以是音樂、美術、體育。
只要能陶冶性情,培育人格,滋潤心靈,均可“修”出漂亮,“養”出精神。
一顆永遠善待自己的心
  
留一些時間給自己,享受每一刻時光。早起二十分鐘,也可以到附近散步;
下午享受一個下午茶,讀報看書都是一種休閒;
晚上為家人做一頓美味的家常菜。
一個人無論什麼時候都應該有一種精神,
愛自己,更愛別人,讓自己充滿愛的光輝,讓自己快快樂樂地活著。
美麗,是一場長跑。

它不屬於某個年齡階段,而是整個人生。
二十歲活青春,三十歲活韻味,
  
四十歲活智慧,五十歲活坦然,
  
六十歲活輕鬆,七八十歲就成無價之寶,
  
即使老,也要老得漂亮。
  
即使白髮蒼蒼,容顏遲暮,也有一顆愛美的心!

2017年5月29日 星期一

不能深交的人!

1、輕諾寡信
把許諾當做玩笑,信口開河、
隨口說說,背後卻從不行動不作為。言而無信何以深交?

2、奉承諂媚
與人相交別有用心,話不真心,言不真意。需要你時熱情積極,不需要時則狠心拋棄。阿諛之人,不可信!
3、唯利是圖
看人看背景,交人交條件。一切只為達到它的目的,圖己之利。這種人不僅不可信,還要小心提防,因為這種人絕對會為己之利不惜傷人。
4、嫌貧愛富
只交權貴沒有善心和同情心。把人分為三六五等,區別對待。這種人善巴結、愛討好,平庸及貧窮之人,它根本不屑與你打交道。
5、城府太深
這種人或許無害,但卻難辨真心。心思太多,往往也精於算計。對於城府太深的人,話只能聽三分,信三分,保持合理的懷疑才能避免不被利用算計。
6、八卦多事
這種人也許無心,但卻十分熱衷於處處打探,刨根問底。製造間隙隔閡,破壞和諧和安靜,適當保持距離,乃明智之舉。
7、不事孝順
孝順是每個人都不可缺的基本品格(德)。對生養父母不存孝心和感恩之心,那能期待它對人心懷感激呢?不孝順的人,不可交心。
8、游手好閒
這種人缺乏責任感和人生方向,懶散又不願吃苦。除了傳遞負能量,也容易變成他人的負擔和麻煩,應適當保持距離。
9、毫無原則
這種人不懂自控、不會自重,太過圓滑玲瓏,讓人難以信賴。不交這種朋友,才能守住自己為人處世的立場和原則。

2017年5月12日 星期五

轉貼篇

修行就是要斷除一切執著,但有一點非常關鍵,
是要對眾生生起不造作的菩提心,要對自己放下執著。
 而我們現在很多人,修著修著便修成對自己越來越執著,對眾生卻越來越冷漠。
變的只關心自己的修行,對別人的疾苦毫不關心,
甚至還不如世間人有愛心,越來越自私。這樣的修行完全離佛法背道而馳。
沒有菩提心,縱使坐穿蒲團也不可能成佛,

所以走錯路請及時調整方向,
回歸正途,利益眾生,放下我執。

沒有執著,不代表要冷漠的回應整個世界!

2017年4月18日 星期二

【將心比心】

人與人之間靠的是缘份,將心比心才得到真心,心與心交流,靠的是信任,錯與錯靠的是包容。

人與人交往,必须真心與坦誠,每個人都有自尊,每個人的心都很脆弱。

做人每天都必須面對種種的問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念,想法不同,處事方式就不一样,所以要學會忍讓與謙悲。

在人生的道路上,低调做人,認真做事,過好自己的日子,走好自己的路。

做人不需要為了别人而改變自己,做回原来的自己...也不需要為自己去改變别人,盡好自己的本份,多做些有利益社會的事。

多給别人信心和鼓勵,時時觀照好自己的心,存好心、做好人、説好話,俗話説:好話一句三冬䁔……惡語一句六月寒。

每天也給自己加油和打氣,一步一步的往前走,讓自己的人生活得有色彩。

(圖:網路)感恩


2017年4月4日 星期二

心不正,在大的福報也守不住

心不正,在大的福報也守不住
修行是很真實的,不要去看道場的過失,看僧人的過失。各有各自的因果,你修了你得,誰也拿不走。佛經說,人做人又死掉,再做人,如果屍體都沒有壞,堆起來比須彌山還高。你看你輪回了幾次,這輩子能遇到佛法,肯定也是前輩子,或者更早時,有過和佛法結緣的因緣。甚至出家過,但這輩子又是煩煩惱惱。可見修行要迷失是很容易的。
福報要慢慢培,有福報,還要有智慧。不然福報來了,也很危險。當官是因為有福報,結果貪污了,被抓進去。發財也是因為有福報,結果去吃喝嫖賭,滿身都是病。這就是沒有智慧的緣故。所以你福報來了,心還要正。心不正,福報就守不住。

以前祖師都不敢浪費,都說自己無福消受。別人供養好吃的給印光大師,印光大師就給倓虛老法師。說自己福薄,無福消受。印光大師持戒很好,火化後,牙齒都化為舍利。這些祖師,就是人間的一個寶。大家都把金銀財寶看成很重要。卻不知道,這些祖師住世,才是一大寶。
眾生都比較迷茫,沒錢想著拼命賺錢。錢太多了,又不知道怎麼花。結果就跑去造業。像《法華經》說了,自己有個寶貝在衣服裡,不知道用,卻天天去外面求。自己的寶貝是什麼?是每個人的自性,能成佛的東西。但我們不知道用它,每天就顛倒的在人間俗世間轉來轉去。
做人時執著,做鬼了,仍然很執著。鬼執著於他生前的東西,有的執著於錢財,就變成了蛇,有福報的就變成了龍,來守護他生前的東西。這個執著很可怕。
真修行就很好了,起碼你物質放下了,你句不會痛苦。出家人走到哪裡,都是簡單的,兩手空空,住的好壞都很隨緣。吃的好壞也無所謂。不是真的隨緣。那別人為什麼做不到。首先他沒有福報,你想看,要出家也要福報,要天下叢林任君餐,也要福報。你想到廟裡去吃一餐,也是要福報。不是說,你出家了,你就有福報吃。如果沒有福報,一餐也吃不到。
很早時,有個行腳僧人去山上廟裡掛單,知客師不給他掛單,而且還把他趕出來。天又黑了,怎麼辦?沒有辦法,只好在韋馱菩薩桌子底下睡一覺,第二天再說。行腳僧就很抱怨韋馱菩薩不護法,都不讓掛單。半夜,韋馱菩薩就給他托夢。他說,你前輩子在廟裡,別人幹苦力活,你就偷懶。終於勉勉強強搬了幾塊磚頭。因為你搬了幾塊磚頭,所以現在才有福報躲在我桌子底下,否則你早就被掃出
山門了。這個行腳僧才恍然大悟。
不管出家在家,福報都很關鍵,尤其是結三寶的福報。尤其是諸位,以後有想出家的。出家要有地緣,有法緣,有人緣。你要度眾生,先要跟他們結過緣分才可以。這些都不是偶然的。所以說,培養福報上,我們仍然需要努力。
說到護持,在家人算是外護,出家人精進修行,護持道場,那才是正護。許多出家人為了搞好一個廟,自己都是病苦多多,要度眾生,就要背業。哪有那麼容易啊。
愛出者愛返,福往者福來。隨喜轉載,功德無量。

2017年3月31日 星期五

超越別離的痛苦

超越別離的痛苦
■聖嚴法師
「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而人是血肉之軀,和心愛的人分離時,難免會心生憂苦、潸然淚下,而這就是佛教所說的「愛別離苦」。
人與人之間的情感可分成親子之愛、男女之愛、朋友之愛等,其中親子之愛與男女之愛是最親密、最甜蜜的,一旦面臨生離死別,也是最痛苦的。至於朋友之間的情感就比較淡一點,但如果是情感真摯、生死與共的朋友,分離時心裡也一樣會很難受。
親子之愛主要是站在父母的立場來看孩子,因為從孩子的立場來看父母,感覺上沒有那麼濃厚,也沒有那麼強烈。但是父母對自己的子女卻非常執著,因為從小拉拔到大,在長大成人之前,總是跟在自己身邊。所以當孩子的翅膀長硬了,即將離家的時候,都會捨不得,感到相當痛苦。有些父母甚至為了兒女要出國留學就痛哭流涕,這看起來雖然莫名其妙,卻也是人之常情,這就是「愛別離苦」。
其實在兒女出生後、年紀還小時,父母就要有心理準備,因為孩子最終一定會離家,再怎麼捨不得也要捨得。只要心裡有準備,當離別的時刻一到,就不會覺得那麼苦。如果平時連一點心理準備都沒有,只是一味的捨不得孩子離開,到最後面臨非捨不可的時刻,就更加痛苦了。
另外,男女之愛的別離也是相當痛苦的,通常愛得愈深,就會愈痛苦;愛得淺一些,則會好受一些。因此新婚夫妻或是熱戀中的男女,如果不得不分離,當然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
幸好我是個出家人,當年跟著軍隊從中國大陸到台灣來的時候,沒有太多親情、愛情的牽掛,因此輕輕鬆鬆就進了部隊、上了船。可是我記得當時看到好多軍中的同袍,他們有父母、也有女朋友,所以要走的時候很難割捨。還沒上船之前,依依不捨,你看著我、我看著你,殷勤叮嚀,上船以後失魂落魄,一直到了台灣,心裡想到的、晚上夢到的,都還是在大陸的親人、愛人,有時候還會偷偷地流眼淚,相當痛苦,這就是愛別離苦。
我想,人與人之間只要有一份愛,無論是友情、愛情或親情,離別的時候都是痛苦的。即使我出家當了法師,但我也是有血有肉的人,對於親人之間的分離,一開始也有難捨的感受。例如,我十四歲出家時,我的母親因為捨不得而哭,我也跟著流眼淚。上山大約一年多以後,有一次母親前來探望,在山上只住了一天就要回去了,我的母親雖然捨不得下山,但是又不能讓我跟著回去,這種欲走還留的掙扎,也讓我心裡感到很悲傷。
可是我轉念一想,就在心裡發願:這一生要以此父母所生的身體來報答父母。也就是將我有限的生命,奉獻給世界上更多的人,使他們都能從佛法中得到利益,藉此來報答父母的恩情,否則,即使與父母常相左右,也不見得能有機會報恩。這樣轉念後,心裡就覺得比較安慰,離別所帶來的痛苦,也就淡一些了。

2017年3月16日 星期四

受到委屈時,沉默是一種大度。

1、心安處處安,何處不自在;心寬天地寬,無人成敵對。
人生不能時時順心、處處完美,總要容得下別人的缺點。
2、人要心靜,言多必失,喋喋不休不如觀心自省;埋怨他人不如即聽即忘。
能干擾你的,往往是自己的太在意;能傷害你的,往往是自己的想不開。
3、你若平和,無人可恨;你若不究,無人能擾。
得到是福,失去也是福。
得與失,誰又能分得清是福還是禍,永遠都不要被眼前的假象所迷惑,
世間萬物皆是一個「緣」字。

 有緣無緣,讓一切順其自然;
是得是失,讓一切隨遇而安。
4、人生,抓得住的才好,抓不住的不要。
心中若有桃花源,何必在乎形式;
倘若真正看淡,又何需計較空名浮利。
身清才可心清,心清才可萬事清。
受到委屈時,沉默是一種大度;
遭到不平時,沉默是一種隱忍;
遇到誤解時,沉默是一種豁達。
5、沉默是一種修養,沉默是一種淡定,
沉默是一種超凡的心胸。
沉默,是一種風度,更是一種心靈的溫度。
直言不諱不會天下無敵,只會讓自己處處受傷。
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掏心掏肺,不是所有的心都無所的謂。
有時,逞嘴之快是過,無心之言是罪。
不當說的不必去說,說了失言;不該說的不能去說,說了失人。
話留三分三思再出言,慎重再行動,這樣才會少生枝節,避免後悔。
6、日子,酸甜苦辣;生活,柴米油鹽;
相處,有喜有樂;感情,一直都在。
活著,總是禍福相依;人生,總是起起落落。
以平常心看待得失,以歡喜心看他人幸福,
以美好心過好每一天。
歲月是一條河,清清淺淺,漫漫長長;
時光,是一劑良藥,撫平創傷,忘記不快。
7、人生何必計較太多,總有些溝溝坎坎需要邁過;
總有些是非恩怨需要原諒。
心是一杯茶,從濃郁到淡而無味才是真正的味道。


歡迎轉傳分享~祝每位每天幸福(rose)樂活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