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24日 星期一

何謂修道分享同好


   人之靈皆由天降生於凡塵,故死後其靈應回歸故鄉之天,怎奈人自降生於花花世界,多為名.利.酒.色.財.氣所迷,更為貪欲所驅使而無惡不作,天心不仁,實世人自甘墮落,即所謂(順天者昌,逆天者亡)也。

   現今社會道德倫亡,眾多修行者熟不知悔改,迷信.盲從.自大.妄為與執著,迷失了自我本性,而使得一些不法之途假借神佛之名,傳不實之道,自創道派及道法迷惑眾生,歛財騙色,使得眾生雪上加霜苦不堪言,無從學得真理及修道之門,因而,只盲目的追求靈動與神通,熟不知何謂修道。

  

修道需踏實,須修得心境勝境界,(道)的本身是肉眼無法看見的,聽不見音,也摸不著體的,而卻是先天地生為萬物主宰,(道)是最高它無所不能,(道)如同長江之水源源滾滾,日夜流動而不止息,宇宙一切變化都是(道)的表現,宇宙本體即是(道)。

     

    一切由道而生,道先天地生,沒有天地之先已有道,道是宇宙萬物的母體,道成人身,人身又返於道,所以人若修道,得道升天便是神,不會再像肉體的人,道是萬物的主宰,修道即是信仰宇宙的主宰,人因能修道則可(返本還原)而昇天,所以人人志當於道,需要修道,因為人如果能進入天道,求甚麼就能得甚麼,過去的罪被赦免,進入天道便是天人合一,是故(道)為天下之貴,天下之母也。

 

   然則,(道)要怎麼修呢?道也者,不可臾離也,可離非道也,道不能片刻離開的,可離開便不是道了,(生活)就是道,把日常生活做好就是道,生活很複雜,不完全是善的,也有很壞的地方,所以必須謹慎,必須在看不見,聽不到地方(心)下功夫

 

這是說罪惡之來都是從細微變化來的,修道者一定要對於許多細微處加以小心,不要讓魔有機可趁鑽進來。

 

   修道需要(實踐道),道有德,就是(道德),怎麼講,道是看不見,但是至公至正,而德是道的表現於外的,所以說,凡大德是出於自道,道得本一體,道看不見但德可見,所謂修道及時修德。

 

   甚麼是德呢?禮義廉恥四維是德,忠.孝.仁.愛.信.義.和.平.乃八德。需要實踐,空口說話是不會修德,要想求道,以其生命長存高昇於天,必要實踐(道德),減少殺孽,多行善事都是自修之道,但必須身體力行,多立功德,宣揚正道,才是修道。修一分德即進一分道,一定要有最大的德行才能進於道,所以修德乃是修道也。

 

修道者必須修(內聖)與(外王)茲將內聖.外王分別闡述"

   內聖在於克己,將自己克制得很清潔,而無半點私慾不會修德的。要想求道,以其生命的長存高昇於天,必要實踐,私是我執,慾是物質,則物我兩忘,而後才可(見素抱樸)。當從致良知用功夫,良知本是人之所有,惜為物慾所矇蔽,只要去掉私慾,則良自然出現,即所謂(盡性)也。良知即性,復其本來的性亦致良知也,所以(意誠.心正.身修)即是內聖之道,亦即修內果也。

 

   外王=在救世,犧牲自己的利益以幫助他人,則兼愛之精神也,外王進道,原因在於(起良能),良能為宇宙的動能,此種動能至大至剛,彌滿於宇宙之間,即浩然正氣也,凡是犧牲自己利益而幫助他人,其良能必有所發揮,其犧牲越大,良能的發揮亦必愈大,淺言之,即(佈施.濟困.樂助)等之造功德,亦即造外功也。

 

   良知良能為一體,靜曰良知,動曰良能,修道者需動靜雙修,即內聖外王兼顧也,是故(窒慾)為修道第一功夫,慾之來,起於物,故雙修者必無貪慾之心即可遠物也,亦即內聖之功夫,行功了願,佈施財物,即外王之功夫也,與諸同修大德互勉之!! 

 

 

若有打錯字,請告知我,以利更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留言欄位:請在這留言給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