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7月3日 星期五

閑讀道德經



 

名與身熟親?身與貨熟多?得與亡熟病?是故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

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對中樂透而只捐零頭的中獎人,請看看疏廣對兒子疏受說:吾聞‘知足不辱知止不殆,今仕宦至二千石官成名立,如此不去懼有後悔。他們商量後立刻上書皇帝求退休養病。疏廣父子歸鄉後賣掉黃金,每天置辦酒宴請族人,有人勸疏廣拿黃金為子孫置些產業,疏廣說:我家原有些舊田產子孫勤勞耕耘,足以養家跟普通人一樣生活,現在再增添田產就是多餘的了,只會使子孫變懈怠懶惰已。賢而多財則損其志;愚而多財則益其過。

疏廣父子的價值觀不在財富,而在保持精神品格的高潔“知足不辱,知止不殆。惟如此才能近則免禍,遠則惠及子孫

 

名譽與生命哪一個重要?生命與財富哪一個珍貴?得到與失去哪一個更有害?過分的吝嗇必定會付出更大的耗費;聚財過多(過多的收藏)而不施以濟眾,必會引起眾怨,最終會招致更慘重的後患和損失所以知道滿足就不會受到屈辱,知道適可而止,就不會遭到危險,這樣就可以長久平安。

 

每看到ㄚ扁家的報導,全家人受到黨紀國法制裁。疏廣父子的故事。如果ㄚ扁夫妻事先讀到,也許就不會弄到身敗名裂,致使走入(土城大學)了。

罪莫大於多欲,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留言欄位:請在這留言給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