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2月23日 星期三

不全然卻也是實情




總統府資政李家同讚揚陳樹菊行善會場上。


致辭時,批評現在很多學生行善,


是因學校要求做公益,
因此到老人院陪老人下一小時棋,


時間到,就請老人簽名然後走人;
還有大學生到原住民村落教小朋友一星期的團康,


但山上的小孩誰不會玩遊戲?


還覺得這些大學生是白癡,來教我們玩。」





李家同語出驚人:是不是叫團康?
帶他們唱歌跳舞,其實我可以告訴各位,


這些(山區)小孩子常常認為,我們來了一批『白癡』。
用白痴形容到山地帶活動的大學生,


李家同話匣子一開,甚至點名台大!!!
李家同:絕對不需要你是台大學生,來帶他們去玩耍,


何況只玩耍一個星期,把他們『騷擾得不得了』。
李家同:一個禮拜!only一個禮拜這算什麼!
李家同不改大炮本色,看到陳樹菊奉獻生命做好事,
有感而發,炮轟部分大學生做社區服務,是為了抵學分,
要不就是三分鐘熱度,


原本用意是希望大學生多學學陳樹菊阿嬤,
但話聽進台大學生耳裡,紛紛據理力爭。
李家同昨晚受訪時坦言,


自己講「白癡」是重了一點,但沒有惡意。





李家同說,這種到山上帶一星期團康活動不是行善,


把每一天奉獻出來才是行善像陳樹菊行善,捐的不是錢,


而是寶貴的時間,這是別人學不到的。」

台大醫學院社會服務團成員、
法律系五年級學生阮俊達昨說,
不少大學生到偏鄉、原住民部落輔導學童後,
會抽空回去探訪,互動時間遠超過假期的付出,
絕非做表面功夫,李家同的批評並非全貌


李家同引發爭議的言論



李校長說出的,代表山地小朋友的心聲,應該是實情。
但有幾人聽進?懷著熱情做公益的同學絕對~抗議有理。
公益不要附帶條件,繳功課心態而去,難怪不受歡迎。
希望大家聞過則喜有雅量接受批評,不要再罵 李校長 。
這社會肯說真話的人少,肯無條件付出算已難能可貴。
各位同學大家加油,別為了幾句不被讚美的言詞生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留言欄位:請在這留言給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