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11日 星期二

僅有一身衣褲的日子



古代寺院叢林中,經常勉勵大眾:


 


愛惜常住物,如護眼中珠


 


如果不惜物,則維持的時間短暫,


 


受用的人數也少,金錢如此,物品也如此。


 


常住大眾來自十方,為大眾護惜財物,


 


功德無量,浪費大眾的財物,過咎無邊,理由在此。


 


我在用水時,只要想早年在大陸旱災飲水難得的痛苦,


 


便不敢多浪費。


 


在受食時,無念及抗日戰爭間無糖、缺鹽、無米的日子,


 


便格外惜福


 


在接受新衣時,總覺得不敢消受,


 


會想到初到台灣時僅有一身衣褲的日子。


 


就寢時往往自然想到,東京四疊半的蝸居時代。


 


我相信,我會嚐到凍餒縮澀的滋味,


 


都是由於往昔生中未能惜福培福,所以今生福薄。



佛說:『人命在呼吸間。』


 


生命危脆、國土危脆,何福之有?


 


應該以此危脆的生命,少享福、多培福




 


 


【如何渡過苦日子】~聖嚴法師~


 


遇到不幸的事件,正是讓我們成長的因緣,得到更多經驗的機會。

當物質的條件愈差時,精神的層次反而可以超越環境,向上提昇。 

人不應該總是往物質方面想,只想吃好的、住好的、用好的,重要的是應該想想你生命的目標在哪裡。

受過大災難的人,往往最能體驗到生命的可貴,也最能夠關懷受難的人,這就是大菩薩的慈悲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留言欄位:請在這留言給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