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經》說的道理全是人的問題,是為「人」而講的。
佛法是對人說的,因此得先得到人的身體,才有機會聽到佛法,懂得佛法,並且充分地修行佛法。譬如《心經》中所說的五蘊、十二因緣、十八界,全都是「人」才有此條件;人以外的其他眾生不具備五蘊、十二因緣及十八界那麼多的條件。
有些人認為做人很辛苦,不如一死百了,死了以後大概就沒事了。
我說,死了不得了!
因為死了以後,業報未了,死了以後,佛法未學,是多麼地可憐!
《心經》所講的三世十二因緣,就是以十二個階段,
說明人類生命從過去世到現在世,再從現在世銜接到未來世的連續現象。
人類的生命即如此再生再死地一再循環不已,此乃所謂人的生命的三世循環。
因此,佛教徒的人生觀,應該是珍惜生命、積極生活的菩薩行。
《心經》
的智慧即是教我們如何實踐積極的人生觀,
而又能超越于自我為中心的自私自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留言欄位:請在這留言給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