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是什麼?
「菩薩」的義涵究竟為何?聖嚴法師告訴我們,菩薩不是供人仰拜的偶像,「菩薩」是發了菩提心的眾生,以種種身分和形相,在世間救苦救難,當眾生需要什麼樣的菩薩,他們就以那種形相,出現在他們身旁。
■ 聖嚴法師
菩薩不是偶像,偶像只是佛教徒修行過程中使用的法物而已,它雖代表著佛與菩薩的莊嚴相,它的本身並不就是佛與菩薩。但是佛菩薩的偶像能讓我們供養禮拜,集中心念,表達虔誠懇切的信仰力。菩薩不是鬼神,只能短時間內和小範圍內顯靈異的是鬼,能在較長時期內及較大區域內顯現靈異的是多福大力的鬼,或者稱之為神。一般人不能分辨神佛的不同,也不知道鬼神與佛菩薩的差別。佛菩薩不會希求人們對他的祭祀和回報,只有無條件地為眾生解救苦難,鬼神則對人們貪求報酬、祭祀血食等,以顯示他們的威力和榮耀。
菩薩救濟眾生,可現種種身相,通常的顯示則和人一樣。所以菩薩和天仙也不同,求生天上的仙人,求長生不老,求肉身不壞,所謂羽化登仙。但是天上的仙人,也有他們一定的壽限,所以佛經中說,天人當有五種衰相現前時,即是天福享盡而要下墮之始。菩薩也和羅漢不同,羅漢是自求解脫生死煩惱,而達到不再受人間生死之苦的目的者,但菩薩是因自己有煩惱痛苦進而想到了一切眾生也會有煩惱痛苦,結果,菩薩一心幫助眾生脫離苦難,忘了他自己的苦難,並以為救眾生而受一切苦難為理所當然。
菩薩現在家相的多,且十分莊嚴。不過,並不可說現在家相的人就是菩薩。真正發了菩薩心的人,需要有出離心與菩提心相應,即是厭離現實而不逃避,入世化眾而不貪戀世間五欲。他們雖是在家人,有其事業、家眷,但其賺錢是為了弘法,有眷屬是為了度眾生。很多人以為受了菩薩戒以後的人就是菩薩,其實,菩薩戒只是一個形式,只表示從此以後要遵循菩薩道,如不能依照菩薩戒的精神,具有菩薩的心地,便只是虛有菩薩之名,而無菩薩之實。
人皆可成佛,成佛之前先當成為菩薩,要成菩薩,須修菩薩道,誰行菩薩道而具菩薩心地的話,誰就是菩薩。菩薩不一定供在寺院裡,寺院裡供奉的乃是菩薩的聖像,菩薩精神與菩薩行的活動是在社會的眾生中,如果你存菩薩心、做菩薩事,你就是菩薩的化現。佛教講慈悲,慈悲即是淨化的愛心,是無限廣大的同情心,是不含有任何條件的愛心,便是菩薩心地。
菩薩行的推行,可依因緣的親疏厚薄而有先後與緩急之分,所以請諸位不要忘記你自己應存菩薩心、行菩薩道,首先對國家、父母、師長、兄弟姊妹、子女,而後乃至於對社會大眾及一切眾生都以菩薩的行為對待。
另有應該明白的一點,菩薩有「逆行」的法門。凡是打擊你、壓迫你、刺激你、欺負侮辱你的人,使你爬不起來的人,都可能是逆行的菩薩。不要認為刺激你的人是仇人,壓迫你的人是怨家。因為堅強的意志力,往往是從磨鍊中培養出來的,我們的體能、智能、心力、毅力均要靠艱苦的經驗來鍛鍊,不要因逆境的挫折而灰心喪志。
提婆達多生生世世與佛為敵,即是逆行菩薩的一例,故在釋迦成佛之後,於《法華經》中,為之授記,說提婆達多於未來世,必定成佛,又在《大方便佛報恩經》卷四也提到「如來常以慈悲力,愍而哀傷,我以值遇提婆達多故,速得成佛;念其恩故,常垂慈愍。」所以菩薩看一切仇敵怨家,也都是活佛、活菩薩。
不管各位信不信佛與菩薩,今天聽了這些話,若接受的話,便會在逆境之中微笑,在順境之時警惕。如果你能面對現實,接受順、逆二種環境的考驗,遠大的前程,便在等待著你。(摘錄自《佛教入門》之〈活菩薩〉)
聖嚴法師說:我們來這個世界有兩個原因
第一是償還我們過去世所欠的債
第二是挽救我們即身乃至永恆的未來,就是這兩個原因使我們吃苦。
為了卻因果我修行,抱定不再輪迴,日子再苦也無所謂,任由老天爺的磨練。
2014年9月30日 星期二
2014年9月28日 星期日
皈依三寶好處多多!
9月27日,除了是美好的週末假期,而且喜上加喜,法鼓
皈依三寶,利益現世與來生
◎編輯室
皈依三寶是非常殊勝的,聖嚴法師在《戒律學綱要》指出,
其中最明顯的改變是,身為佛教徒,會開始注意自己的行為
尤其,皈依三寶之後,經常親近道場,就有老師的指導與同
相反地,如果沒有皈依三寶,少了教團的保護與策勵,很容
皈依三寶之後,照著「願」來前進,隨時檢視自己的發心,
「皈依佛,兩足尊;皈依法,離欲尊;皈依僧,眾中尊。」
歡喜看生死
|
2014年9月25日 星期四
“開經偈”的由來及涵義
【一代女皇武則天供養佛陀的傳奇故事】
兩千五百年前,釋迦牟尼佛傳法的時候,有一天,釋迦佛帶著弟子托砵外出化齋。 一群小孩在路上玩堆沙子。其中一位嬌滴滴的小女孩,遠遠看見釋迦佛帶領弟子們而來,就半戲半真的用雙手從地上捧一捧沙,走到佛陀面前,往佛陀的飯砵內一放。釋迦牟尼客氣的接受了她的沙土。 大弟子舍利弗看不過眼,心想這小女孩豈有此理,怎麼可以用沙土戲弄世尊。在路上實在忍不住,就問道:「世尊,剛才那小女孩,把沙土放在您的飯砵裡,怎麼能讓她這麼胡鬧?」釋迦佛微笑:「你們不知,此女千百年後,因緣成熟,要在東震旦國為王。這時我如不接受她的沙,她將會試圖去破壞佛法。我接受了她的沙子,這樣讓她結下此善因緣,她將來做王時將會弘揚佛法。」 這個女孩子就是後來中國歷史上的一代女主武則天。她一出世就有帝王的龍鳳之姿。武則天做皇后之前曾經作了四、五年的比丘尼。她不但虔信佛法,而且精通佛理。她作了一首讚歎佛法的四句偈言,「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成為佛教徒誦經的開經偈,一直流傳了千百年。
佛陀所期望的,並不是我們的供養,而是人們那一顆崇敬佛法的心;有多少恭敬心,就有多少好處。正因為我們那一顆崇敬的心,我們才會有一顆向善的心,才會有如理如法的言行,也才能得到美好的福報。
這個二千五百多年前捧沙供佛的小女孩子,其後世就是中國歷史上的一代女王武則天。因為供養佛陀「一捧沙」因緣,所以在武則天王朝,她不但虔信佛法,致力佛法弘揚,而且精通佛理,尤其喜好《華嚴經》。武則天遺憾晉所翻譯的《華嚴經》不夠詳備完善,所以特別派使者到印度去求法,並請回西域非常有聲望,知名度相當高的難陀法師,主持翻譯《華嚴經》,歷時八年,共翻譯了八十卷。當年翻譯圓滿呈送給武則天看時,武則天因體會經義的玄妙希有,非常地歡喜有感而發,給這個大經題了一首開經偈: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千百年來所有佛教徒聽經聞法,或佛教院,每天在誦經文前,都先樣念誦的這四句“開經偈”。也就是《華嚴經》翻譯圓滿時,武則天所題的序。這四句偈寫的實在是精妙殊勝,數百年來雖有許多高僧大德,曾經試圖修改其中的文字,但都没有辦法超越,一直到現在也没有人能够作得更好。
武則天,是中國空前绝後的女皇帝;歷史上,對武后的評價毁譽参半。她在政治方面,富予權略,知人善任;在佛教方面,渡僧造寺、塑像寫經,虔誠信佛;洛陽的龍門石窟,就是她當政時,所擴大開鑿的,毘盧舍那佛等,諸佛造像,莊嚴温雅,衣褶簡潔生動;其菩薩造像,華麗细緻,頗有不可逼視的天人氣度。 並建立大乘八宗(律、密、禪、淨、華嚴、三論、天台、唯識)的叢林,奠定了後來中國佛教八宗蓬勃發展的基礎,對於佛法的推動與弘揚,是一大功德。
武則天,是中國空前绝後的女皇帝;歷史上,對武后的評價毁譽参半。她在政治方面,富予權略,知人善任;在佛教方面,渡僧造寺、塑像寫經,虔誠信佛;洛陽的龍門石窟,就是她當政時,所擴大開鑿的,毘盧舍那佛等,諸佛造像,莊嚴温雅,衣褶簡潔生動;其菩薩造像,華麗细緻,頗有不可逼視的天人氣度。 並建立大乘八宗(律、密、禪、淨、華嚴、三論、天台、唯識)的叢林,奠定了後來中國佛教八宗蓬勃發展的基礎,對於佛法的推動與弘揚,是一大功德。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無上甚深微妙法」--這是讚揚佛法的教理無上甚深,無上是指世間没有一種學問可以超越佛教的義理。没有甚麼可以比得上或高得上那麼深奧不可測及微妙不可思議的佛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人身難得,佛法難聞」,我們眾生流轉六道,不知等到何時何日才可投生人間;今世受了人身,來生是否還能再來做人那就難保了。所以這句百千萬劫難遭遇,就是要我們應好好的珍惜這個人身好好修行,以得道解脱輪迴。
「我今見聞得受持」--既然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從現在開始要好好地追求與研究佛法,依照佛的教法來奉行與修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學佛者受持佛法的唯一心願,就是希望能徹底了解如來的真實教理,信、解、行、證,趣入佛所教導真實不虚的意義。
這首偈語可以說是充分地表達了輪迴迷途的眾生,有幸見聞佛法時的歡喜。
2014年9月16日 星期二
懂得七件事成就你一生!
懂得七件事成就你一生! 轉貼
一、懂得感恩。
學會感恩。滴水之恩,湧泉相報,感恩之心當是人之常情。
“知恩圖報”是中華民族傳承幾千年的傳統美德。
“烏鴉有
首先是知恩,不忘父母的養育呵護;不忘教師的
不忘夫妻的相濡以沫;不忘朋友的真情幫助;不
生存環境和發展機遇;不忘大自然的陽光
知恩是激勵一個人奮發有為的動力。
知恩
要想成大事者,“博愛”之心少不得。
用一
⋯⋯
二、懂得做人。
做人要厚道,要有社會正義感,心懷仁慈,儘量幫人而不損
心存善念,謹言慎行。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
為人誠實,以德為重;做事守信,以德為先。
尊重他人
別太把自己當回事,認為自
簡單做人,人一簡單就快樂,一世故就變老。保持一顆年輕的心,做個簡單的人,
享受陽
三、懂得盡孝。
百善孝為先,這是五千年中華文化的精髓,無論你走多遠,
心中永遠掛念父母。
“孝”以德為重,忌諱
常回家看
理解父母的需求,反哺父母之愛,讓心相擁,讓愛
“孝順”是一個人積德積福的基礎;是受人尊敬愛戴
是一個人成家立業的根本;是社會穩定和諧的基石
四、懂得行善。
心存善念,不論貧窮還是富貴,都要及時行善,集小善為大
行善可以醫治自己的創傷,行善可以美化自己的心靈。
行善就是修德,修德等於積福,施人玫瑰,手盈餘香。福雖 未至,禍已遠離。
在施予中獲取愉悅,從善舉中博得快樂。
個人心中都有一團火,就是永不熄滅的善良之火,他是人 類社會得以延續發展的基礎。
每個人生活的動力來源於一個 字“愛”,社會的進步也源於一代代“愛”的傳遞,
用大愛 還報大愛。
敞開心扉,真誠的對待身邊的每一位朋友。及時 行善,努力幫助每一位需要幫助的人。
五、懂得自省。
學會自省,正確看待自己,客觀估量自己,人貴有自知之明 。
愉悅知識積累,提高自己的智商;高興與人交往,完善自 己的情商。
學會以人之長,克己之短。低調務實,腳踏實地 ,一步一個腳印。
常審視榮辱,激勵自己;常檢點得失,重 塑自己。
千萬不要夜郎自大,自恃清高只會讓你的努力白費 ,讓你的汗水白流,甚至會毀掉你的一生。
一個人只有不停 的反省自己,才能不斷的完善自己,才能使自己的思想得以 昇華,
才會讓自己的生命綻放光彩。
六、懂得謀事。
做事是生存的根本,打好基礎,籌畫資本,做大事切不可急 於求成。
於思考,謹慎行事,不能由著自己的性子來,己 所不欲,勿施於人。
多一份寬容,少幾分刻薄,少錦上添花 ,多雪中送炭。與人為善,善與人交。
禮之於人,必有厚報 。從小事做起,細節決定成敗。
切忌三心二意,想做就全身 心投入,持之以恆。
少與人計較,奉行“仁、韌、忍”三字 ,吃虧便是福。
勇於擔當,不鑽牛角尖,退一步海闊天空。
七、懂得健身。
身體健康是一個人最大的本錢,是一個人幹事創業的糧票,沒有好的身體,給你
金山銀山都沒有用。
要學會善待自己的 身體,學會身體健康儲蓄。
善待自己就是善待親人,就是善 待社會。健康儲蓄來源於:“三分鍛煉,七分心態”。
人人 都要學會保持良好的心態,盡情的享受大自然的陽光雨露。
懈怠是健康的勁敵,懶惰是生命的殺手。
心動不如行動,選 擇一項適合自己,讓自己身心愉悅的健身活動,
持之以恆,練就十足的精、氣、神,讓生命充滿朝氣。
在施予中獲取愉悅,從善舉中博得快樂。
個人心中都有一團火,就是永不熄滅的善良之火,他是人
每個人生活的動力來源於一個
用大愛
敞開心扉,真誠的對待身邊的每一位朋友。及時
五、懂得自省。
學會自省,正確看待自己,客觀估量自己,人貴有自知之明
愉悅知識積累,提高自己的智商;高興與人交往,完善自
學會以人之長,克己之短。低調務實,腳踏實地
常審視榮辱,激勵自己;常檢點得失,重
千萬不要夜郎自大,自恃清高只會讓你的努力白費
一個人只有不停
才會讓自己的生命綻放光彩。
六、懂得謀事。
做事是生存的根本,打好基礎,籌畫資本,做大事切不可急
於思考,謹慎行事,不能由著自己的性子來,己
多一份寬容,少幾分刻薄,少錦上添花
禮之於人,必有厚報
切忌三心二意,想做就全身
少與人計較,奉行“仁、韌、忍”三字
勇於擔當,不鑽牛角尖,退一步海闊天空。
七、懂得健身。
身體健康是一個人最大的本錢,是一個人幹事創業的糧票,沒有好的身體,給你
金山銀山都沒有用。
要學會善待自己的
善待自己就是善待親人,就是善
人人
懈怠是健康的勁敵,懶惰是生命的殺手。
心動不如行動,選
持之以恆,練就十足的精、氣、神,讓生命充滿朝氣。
別活的太累
人只活一次,

生命中,有太多的事情身不由己,有太多的無奈心不得已。
言不由衷,也許是迫不得已;心口不一,也許是情非得已。
看不透的偽裝,正如猜不透的人心。弄不明的感情,正如讀 不懂的心靈。
與其多心,不如少根筋;與其紅了眼眶,不如 笑著原諒。
人生一世,糊塗難得,難得糊塗。活得太清楚, 才是最大的不明白。
人知足就會快樂,心簡單就會幸福。
人的一生,難免都會有遺憾。總想如願以償,卻有那麼多的 大失所望;
總想全心投入,而得到的卻是有所保留。
羨慕的 不能擁有,牽掛的不能相守,想放棄卻不甘放手,想忘記卻 習慣回首。
其實沒有遺憾的人生,就不叫人生。誰沒流過淚 ,誰沒受過傷,風雨波折是成長,
眼淚擦幹後依然堅強。
因 為活著不僅是一種經曆,一種感悟,更是懂得的一種意義。
⋯⋯
很多東西,任你多麼努力終歸還是失去;很多感情,任你如 何珍惜卻重複著相同的別離。
緣分,聚散如雲;人心,冷暖 難覓;感情,動心傷情。
其實沒有什麼過不去,過不去的隻 是自己的心。
回憶再美也隻是曾經,再也回不去;結束了就 是結束了,該繼續的還得繼續。
人不能因為感情而失去自己 ,更不能為了失去而沒了感情。
有些風景再美麗,不屬於自 己的不必太刻意,有些劇情再入勝,自己不是主角不必太入 戲。
緣分的失去是別離,也是選擇的再繼續;感情的失去是 放棄,也是放下的一種智慧。
有緣千裏來相會,無緣對麵不 相逢。感情無需奢望,真心就好;
緣分無需強求,知心就好 。
有人能懂,有心能依,有情能惜,這一生足矣。
總有些傷痛,可以安慰別人卻安慰不了自己;
總有些糾結, 不是跟事過不去,而是跟心過不去。
事不關己,關己則亂; 旁觀者清,當局者迷。
明知道自欺欺人,卻不願意剖析自己 。明知道沒有結果,卻不願意麵對現實。
有些事看得太清, 反而傷神;有些人讀的太懂,竟然傷心。
隻要腳還站在地上 ,就別把自己看得太輕;隻要你還活在世上,就別把自己看 得太重。
因為活著,就是最大的幸福。看似容易,其實不簡單。守著 一生平凡,卻不甘平淡;
總想活得無可替代,卻有那麼多的 有所期待。緣分變幻,總是看不到真情實感;
世態炎涼,總 是讀不懂人情冷暖。每個沒心沒肺的現在,其實都有掏心掏 肺的曾經;
每個有聲有色地愛過,其實就是有滋有味地痛過 。
好好地活著,別在乎太多;認真地活著,別奢求更多。
人 只能活一次,千萬別活得太累。
別活的太累

與其多心,不如少根筋;與其紅了眼眶,不如
人生一世,糊塗難得,難得糊塗。活得太清楚,
人知足就會快樂,心簡單就會幸福。
人的一生,難免都會有遺憾。總想如願以償,卻有那麼多的
總想全心投入,而得到的卻是有所保留。
羨慕的
其實沒有遺憾的人生,就不叫人生。誰沒流過淚
眼淚擦幹後依然堅強。
因
⋯⋯
很多東西,任你多麼努力終歸還是失去;很多感情,任你如
緣分,聚散如雲;人心,冷暖
其實沒有什麼過不去,過不去的隻
回憶再美也隻是曾經,再也回不去;結束了就
人不能因為感情而失去自己
有些風景再美麗,不屬於自
緣分的失去是別離,也是選擇的再繼續;感情的失去是
有緣千裏來相會,無緣對麵不
緣分無需強求,知心就好
有人能懂,有心能依,有情能惜,這一生足矣。
總有些傷痛,可以安慰別人卻安慰不了自己;
總有些糾結,
事不關己,關己則亂;
明知道自欺欺人,卻不願意剖析自己
有些事看得太清,
隻要腳還站在地上
因為活著,就是最大的幸福。看似容易,其實不簡單。守著
總想活得無可替代,卻有那麼多的
世態炎涼,總
每個有聲有色地愛過,其實就是有滋有味地痛過
好好地活著,別在乎太多;認真地活著,別奢求更多。
人
2014年9月14日 星期日
日日都精彩

弟媳與教畫的黃正雄老師舉辦的師徒聯展。
時間不夠用,洗完頭髮再趕去三峽,
遇上下班時間會塞車,沒去看畫對弟媳很失禮。
決定趕到信義學堂聽李克明董事長演講:
(當孔子遇上哈佛)活用經典 寫出發光發熱的人生劇本!
李董事長是元大創投董事長,中華儒道研究協會理事長
(台大化工學士,哈佛MBA,哈佛J.D.)
李董事長熟讀經書引經據典,中氣十足談古道今,
自製投影現場放映,幽默風趣的舉例。
讓人意會諷刺古今名人,現場笑聲不斷。
聽他一堂課勝讀十年書,QMA聽眾發問遜色多了。
引用句100條,說服別人是藝術 最難之處在哪?等等......改天我有空再慢慢寫出。

星期六邀大女兒參加法鼓山義工室舉辦高階義工培訓:以為像初級義工那樣上課。
我倆最早到,誰知上課內容與禪一沒什麼不同(經行,禪坐,看師父DVD開示)
真正精采的部份都在藥石後(夜間星光禪)學員們躺在祈願殿露臺上仰望星空,
大群人坐在大殿階梯看金山夜景(練直觀)最精采的也是最辛苦的部份(叩鐘偈)
擂鼓聲震動心神(這位法師雖年輕,擊鼓的功力,讓人讚嘆折服)
梵唄聲讓我淚流滿面,一句一跪,跪的我手肘破皮,
拜的腰痠腿疼,打板前回寮開大靜。
(今天一早要朝山,竟沒人佈達)D組今天要出坡,
我們幾個都穿上義工服去朝山,汗水浸濕衣衫,
也沒衣服可換!早齋後我們接著到大停車場出坡,
收坡後拍團體照,女兒說快快逃!今天我們真的累壞了,
但學員們各個認為賺到,勝過參加法會,物超所值的一堂課,
感謝 常極法師費心的安排,感謝辛苦護持的義工組師姐們。
最近的節目排很滿,感謝我聰明上進的女兒,
不嫌棄老娘愚魯,帶著我到處學習增廣見聞。
今日站大停車場,整日曝曬臉上無妝,
體力過人!還是寫完義工心得,分享關心我的好友們,晚安。
2014年9月11日 星期四
茶聖千利休

這一詞語出自江戶幕府末期的大茶人井伊直弼所著的《茶湯
書中這樣寫到:「追其本源,茶事之會,為一期一會,
即使同主同客可反覆多次舉行茶事,也不能再現此時此刻之
每次茶事之會,實為我一生一度之會。
由此,主人要千方百計,盡深情實意,不能有半點疏忽。
客人也須以此世不再相逢之情赴會,熱心領受主人的每一個
以誠相交。此便是:一期一會。」
這種「一期一會」的觀念,實質上就是佛教「無常」觀的體
佛教的無常觀督促人們重視一分一秒,認真對待一時一事。
當茶事舉行時,主客均極為珍視,彼此懷著「一生一次」的
體味到人生如同茶的泡沫一般在世間轉瞬即逝,並由此產生
於是與會者感到彼此緊緊相連,產生一種互相依存的感覺和
這是茶會之外的其他場合無法體驗到的一種感覺。
「一期一會」的緣由來自於日本。
「一期」,表示人的一生;
「一會」,則意味僅有一次的相會。
既然是人生中僅有一次的相會,
我們就必需付出全部的心力,來應對眼前這個會面。
一期一會,可不可以重來,會不會再會,誰也不會知道。
2014年9月8日 星期一
中秋節快樂

中秋節天氣異常炎熱,與女兒約好今天到大溪:大溪下起九月雪.桃園一日遊景點(大溪韭菜花季)
計劃趕不上變化,時間尚早,突然又提去地景藝術節看玉兔,桃園地景藝術節在空軍基地舉辦,交通便利。


「2014桃園地景藝術節」將於 9月4日至14日在大園海軍桃園基地盛大登場,延續去年結合陂塘與地景藝術,今年更以軍事基地為場域,邀請國際知名裝置及表演藝術,引領民眾體驗基地內人文活動與自然環境的唯妙平衡。透過本次地景藝術節活動,海軍基地神秘面紗將解開,民眾可以從中了解黑貓中隊的歷史故事,與基地特殊景觀,未來基地內主要機堡設施與主跑道都會保留,成為民眾生活中的公園、室外音樂廳、以及貫通航空城主要市區的繁華大道。除了黑貓中隊之外,今年桃園地景藝術節破天荒邀請到國際大師李真、洪易、張洹、徐冰及霍夫曼等共27件作品在軍事基地內共同展出,去年造成黃色小鴨旋風的霍夫曼,受到中國的中秋嫦娥與月兔故事的啟發,今年特地為桃園製作「月兔」大型裝置作品。


從2高往大園方向下交流道後往埔心而走,沿路上路標極為明顯,不會走錯。
回家時我卻搞錯方向,入機場繞了一圈。大園基地34度高溫,
靠海幸好還有風,身上汗流浹背,臉色花容失色,走馬看花趕緊上車,幸好裝備齊全有少晒些。

韭菜花季在大溪與鶯歌交接處,大頭與玉珍在此種過豆苗,我熟門熟路,真是數大便是美,
韭菜花沒摘成大片花海。市府不知要花多少補助這項活動?
這一大片韭菜田在春季時,滿滿的波斯菊花海,比韭菜花更美,攝影者更不容錯過。

到鶯歌陶瓷老街午餐,吃甕仔麵,湯鮮味美價錢還算合宜,
每次來到這裡,入寶山不空手回去,我買個豬香包掛車上。


2014年9月6日 星期六
修行就是落實在生活當中
如何能在境界裡頭如如不動?功夫!
聽別人說話說得對的,跟佛講的是相應的,不說話,點頭笑笑;說得不對的,如如不動,像在禪定當中,沒聽到。
我們要學!
不要一聽到馬上就發表意見,要能沉得住氣,該說的時候說,不該說的時候不說。
起心動念、言語造作,自己心裡要想到要負因果責任,
就是我們常講的你在製造輪迴,六道就這麼出來的。一律平等,保持如如不動!
所以說,修行就是落實在生活當中,接觸周圍的人,事,物,
◎對於任何人不能批評,批評是批評你自己,為什麼?

你心裡頭先有這個念頭,不善的念頭,你才說別人不善。
你看看,說別人不善,自己心已經變成不善了,還在說話之先。
換句話說,你已經造三惡道的業了,為什麼?
我對於政治談話沒有興趣,也不懂得政治,當別人做得不好的時候,我更應該憐憫他!
希望大家都更好,不要讓這一個社會的磁場混亂,要保持中道!
個人的因果個人擔當,無須掛意!誰做得不好,誰就自己去承擔!~
我們照鏡子的時候,發現鼻子有汙點,事應該擦拭鏡子呢?還是擦自己的鼻子?
這道理很簡單啊~當然是從自己下手,不會去改變外面的汙點!
心裡頭有三惡道,有貪、嗔、痴、慢、疑,就是有三惡道。
心裡頭只有阿彌陀佛,你才能往生極樂世界。
念念跟極樂世界相應,念念跟阿彌陀佛相應,這還得了?
諸位能把這一句聽懂了、聽明白了,你這次生在人間真的是夠本了!
守住口德,這是修行人基本的配備,要做一個像樣的人,就應該讓人感到歡喜,
人人都願意跟我做朋友,千萬不要說,某某人是豆腐心,刀子口!
內心清淨絕塵勞,心中沒有汙染這一個人就一定不會口出惡言,隨便罵人!
從日常生活當中,落實佛陀的教誨,別人做不到我們不必放在心上.
但是自己一定要確實做好榜樣,不落後於人!
2014年9月5日 星期五
生活是什麽?
生活就是一種積累,你若儲存的溫暖多,生活就會陽光明媚,
你若儲存太多寒涼,生活就會陰雲密布。
放下煩惱與憂愁,帶著最美的微笑出發,⋯⋯
路在腳下,希望在前方,回眸處愛與溫暖一直都在。

生活是什麽?
是柴米油鹽的平淡;是行色匆匆早出晚歸的奔波;
是錯的時間遇到對的人的遺憾;是愛的付出與回報;
是看不同的風景,遇到不同的人;
是行至水窮盡,坐看雲起時的峰回路轉;
是靈魂經歷傷痛後的微笑怒放;是挫折坎坷被晾曬後的堅強;
是酸甜苦辣被歲月沈澱後的馨香;是經歷風霜雪雨洗禮後的懂得;
是走遍千山萬水後,回眸一笑的灑脫。
人生山一程水一程,總會有高潮和低谷,
掬一捧光陰,握一份懂得,穿越一場又一場的生命迷霧。
不是沒有憂傷,是我們學會了堅強,
不是沒有挫折,是我們學會了面對。
每一場經歷都是生活的積累,每一次坎坷都是生命的歷練。
春暖花開,打開心靈之窗,走過陰霾,
只要明天的太陽還會升起,生命就會在陽光中怒放。
徜徉在流年里,沒有永遠的快樂,也沒有永遠的傷痛。
累的時候記得停下來歇歇,難過的時候蹲下來抱抱自己,
寒冷的日子給自己些溫暖,孤獨的時候為自己尋一片晴空。
我們都是紅塵過客,
緣來時你在我心里,緣去時讓往事隨風,
學會好好愛自己,因為你不愛自己,沒有人會更愛你,
你若不堅強,沒有人會替你堅強。
人生就是一條沒有回程的單行線,生命就是一趟旅程,
沿途的風景再美,也要學會邊走邊忘。
能讓你強大的不是堅持而是放下;能讓你淡泊的不是得到而是失去;
能讓你懂得的不是一帆風順,而是挫折坎坷;
能讓你重生的不是等待往事結束,而是勇敢地和它說再見。
人生浮沈是一種歷練,歲月滄桑是一種積累。
悲過了,才知道喜的可貴;哭過了,才知道笑的芬芳。
苦難是一把雙刃劍,帶給我們傷痛的同時,也會讓我們瞬間成長。
人生,總有一些挫折坎坷需要面對;
生命,總有一些迷霧需要穿越;歲月,總有一些傷痛需要領悟。
生活有酸有甜;友誼有濃有淡;生命有長有短;學會接受百味人生,
歲月因為經歷而懂得,生命因為懂得而精彩。
走過了才明白,往事是用來回憶的,
幸福是用來感受的,傷痛是用來成長的。
當心倦了累了,記得停下來尋一份安暖。
品一盞茶茗,聽一曲琴音,就是一段光陰;
吟一首小詩,念一段過往,就是一抹情懷。
挽一縷清風的灑脫,約一場細雨的浪漫,讓相惜的暖意,在風和日麗中滋長;
讓心情染上花香,芬芳這一季的流年,把最平淡的日子梳理成詩意的風景。
人生無常,心安便是歸處,帶上最美的笑容且行且珍惜。

你若儲存太多寒涼,生活就會陰雲密布。
放下煩惱與憂愁,帶著最美的微笑出發,⋯⋯
路在腳下,希望在前方,回眸處愛與溫暖一直都在。

生活是什麽?
是柴米油鹽的平淡;是行色匆匆早出晚歸的奔波;
是錯的時間遇到對的人的遺憾;是愛的付出與回報;
是行至水窮盡,坐看雲起時的峰回路轉;
是靈魂經歷傷痛後的微笑怒放;是挫折坎坷被晾曬後的堅強;
是酸甜苦辣被歲月沈澱後的馨香;是經歷風霜雪雨洗禮後的懂得;
是走遍千山萬水後,回眸一笑的灑脫。
人生山一程水一程,總會有高潮和低谷,
掬一捧光陰,握一份懂得,穿越一場又一場的生命迷霧。
不是沒有憂傷,是我們學會了堅強,
不是沒有挫折,是我們學會了面對。
每一場經歷都是生活的積累,每一次坎坷都是生命的歷練。
春暖花開,打開心靈之窗,走過陰霾,
只要明天的太陽還會升起,生命就會在陽光中怒放。
徜徉在流年里,沒有永遠的快樂,也沒有永遠的傷痛。
累的時候記得停下來歇歇,難過的時候蹲下來抱抱自己,
寒冷的日子給自己些溫暖,孤獨的時候為自己尋一片晴空。
我們都是紅塵過客,
緣來時你在我心里,緣去時讓往事隨風,
學會好好愛自己,因為你不愛自己,沒有人會更愛你,
你若不堅強,沒有人會替你堅強。
人生就是一條沒有回程的單行線,生命就是一趟旅程,
沿途的風景再美,也要學會邊走邊忘。
能讓你強大的不是堅持而是放下;能讓你淡泊的不是得到而是失去;
能讓你懂得的不是一帆風順,而是挫折坎坷;
能讓你重生的不是等待往事結束,而是勇敢地和它說再見。
人生浮沈是一種歷練,歲月滄桑是一種積累。
悲過了,才知道喜的可貴;哭過了,才知道笑的芬芳。
苦難是一把雙刃劍,帶給我們傷痛的同時,也會讓我們瞬間成長。
人生,總有一些挫折坎坷需要面對;
生命,總有一些迷霧需要穿越;歲月,總有一些傷痛需要領悟。
生活有酸有甜;友誼有濃有淡;生命有長有短;學會接受百味人生,
歲月因為經歷而懂得,生命因為懂得而精彩。
走過了才明白,往事是用來回憶的,
幸福是用來感受的,傷痛是用來成長的。
當心倦了累了,記得停下來尋一份安暖。
品一盞茶茗,聽一曲琴音,就是一段光陰;
吟一首小詩,念一段過往,就是一抹情懷。
挽一縷清風的灑脫,約一場細雨的浪漫,讓相惜的暖意,在風和日麗中滋長;
讓心情染上花香,芬芳這一季的流年,把最平淡的日子梳理成詩意的風景。
人生無常,心安便是歸處,帶上最美的笑容且行且珍惜。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