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引用自 凱鳳網
![]()
你讀完了,會放下很多事...
人生就是一列開往墳墓的列車,
路途上會有很多站口, 沒有一個人可以至始至終陪著你走完, 包括親人,友人,愛人。
你會看到來來往往,上上下下的人。
如果幸運,會有人陪你走過一段, 當這個人要下車的時候, 即使不捨得,也該心存感激 然後揮手道別, 因為,下一站會有另外一個人陪你繼續走遠...
1,咖啡苦與甜,不在於怎麼攪拌,
而在於是否放糖; 一段傷痛,不在於怎麼忘記, 而在於是否有勇氣重新開始。 2,同時追兩隻兔子的人, 一隻也不會逮到。 不要貪圖無所不有, 不要試圖無所不知, 不要企圖無所不能, 做你最擅長的事兒!
3,每個人都是上帝咬過一口的蘋果,
都是有缺陷的! 有的人缺陷比較大, 那是因為上帝特別鍾愛他(她)的芬芳! 4,熱戀時, 情侶們常感嘆上輩子積了什麼德; 結婚後, 夫妻們常懷疑上輩子造了什麼孽。 5,同樣一瓶水,便利店裡2塊錢, 五星級酒店裡卻30塊。 很多時候, 一個人的價值取決於所在的位置。 6,兩個人之間的感情就像織毛衣, 建立的時候一針一線, 小心而漫長, 拆除的時候卻只需輕輕一拉。 7,婚姻不是1 + 1= 2, 而是0.5 +0.5 =1。 即兩人各削去一半自己的個性和缺點, 然後湊合在一起才完整。 8,一生的試題共有四道題目: 學業,事業,婚姻,家庭。 平均分高才能及格, 切莫花費太多的時間和精力在任一題目上。 9,一輩子說長很長,說短很短! 請珍惜朋友,親人, 夥伴在您身邊的時光,錯過就過了! 10,感恩天地,感恩父母,感恩兄弟姐妹! 珍惜身邊的人,因為這輩子相遇, 下輩子不一定再遇上... 珍惜吧......
--
|
聖嚴法師說:我們來這個世界有兩個原因
第一是償還我們過去世所欠的債
第二是挽救我們即身乃至永恆的未來,就是這兩個原因使我們吃苦。
為了卻因果我修行,抱定不再輪迴,日子再苦也無所謂,任由老天爺的磨練。
2015年11月30日 星期一
別執著
2015年11月16日 星期一
幡然醒悟
...一顆心要受傷多少次...才能學會愛自己...(轉貼)
當你知道:
總是照顧了別人的情緒,卻忘了自己也會有壓抑;
一直付出與收穫是反比,卻忽略自己也會有需求。
當你明白:
有的人永遠不在乎你的悲喜,才後悔自己的全心全意;
有的情怎麼做也不屬於你,才心疼自己的死心塌地。
一個人要經歷多少風雨,才能照顧好自己;
一顆心要受傷多少次,才能學會愛自己。
體會了緣分的來來去去,只有影子不離不棄;
感受了人情的冷冷暖暖,唯有自己可靠可依。
當你開始珍視自己的付出,你就懂了人心的薄涼,一些人不配擁有你的好;
當你開始考慮自己的感受,你就懂了世態的炎涼,一些情不值投入你的心。
親愛的,
不要再憋屈自己,脾氣發洩出來,
壓力吐露出來,你會發現你的心情大好;
親愛的,
不要再卑微自己,學會放手錯的人,
丟掉不愛你的心,你會覺得失去誰也沒什麼大不了。
人海茫茫什麼人都有,別再傻傻的給予,費力不討好的事別再去做;
大千世界任何情都有,別再笨笨的執著,放過你自己才能快樂的活。
你顧及了所有人的感受,註定讓自己不好受;
你原諒了所有人的不對,必定會傷透了心扉。
親愛的從今天開始:
不再讓自己去受盡委屈,
不再讓別人來影響情緒!
傷痛嚐遍,肯定會活出一個堅強的你;
風雨洗禮,一定會走來一個自信的你!
2015年11月11日 星期三
我還有什麼好說
我還有什麼好說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朋友告訴我,他們家裡的長輩的故事。
老人家平常的生活悠閒,帶著一個孫子作伴,日子也不無聊。孫子已經懂事了,大部分時間去上學,放學之後老人家帶著,也不需要照顧太多。
不過,不知道是老人家需要孫子多,還是孫子需要老人家多?老人家好像多了一個傾訴的對象,孫子乖,就是默默聽著,偶爾回應、點點頭。
老人家講話的內容,實在兒童不宜。就是把每個認識的親戚,還有自己的兒女媳婦,全部抱怨一遍,包括孫子的父母。然後,話講到激動處,還會喃喃地把髒話說出口,像是「他X的」、「他X的B」。
然後,對著迷茫的孫子說:「阿嬤對你這麼好,以後要孝順阿嬤,知道嗎?」、「不要像XX一樣,只知道做『妻奴』,有了老婆就忘了老媽…」
孫子不懂,就是微笑著,老人家的情緒就好像被認可一樣,獲得療癒。老人家的子女,勸老人家這些話不要在孩子面前說,老人家回應:「要不然我還有什麼好說?」、「那要不然你來聽我說?」…
一個人的一生,最後剩一句,「我還有什麼好說」,真是悲哀。抱怨、抱怨…,抱怨者的人生只剩下抱怨,她的快樂,只剩下有人來認可她的抱怨,讓我想到了抱怨的最高境界。
抱怨者的抱怨,就是一種消磨人生的方式,一般來說,會引來更多負面情緒,會惹人厭,也開始一點一點忘記生命中曾有的美好時光。抱怨者的最高境界,是把自己的人生,真的過成像自己抱怨的那個樣子,然後藉著像老人家這樣的方式,讓下一代也往這樣的人生方向前進。
當然,最高境界是種反諷的說法,但是更反諷的是,即便老人家可能知道自己的行為不應該,可是她依然縱容自己。縱容自己的負面影響力,可能在自己所愛的人身上,發酵壯大。
一個人老了,卻為老不尊,這還值得被後輩尊重嗎?這是朋友問我的問題。我沒辦法回答,這是我們文化中存在已久的問題,讓好多家庭為此頭痛。
我常想,一個美好的老年的樣子,不是腰纏萬貫,不是名震江湖,而是心平氣和。可以持續為了生活努力,也可以悠閒享受老年生活,或者即便老病纏身,但也心平氣和,那便是我目前的追求。
2015年11月9日 星期一
「馬習會」
「馬習會」效應才剛開始~唐湘龍
(現狀變了,蔡英文還能維持什麼?)
「馬習會」結束了?不是。才剛開始。
政治動力學大概就是運動定律的政治化表述方式,不難理解。
像大地震、大海嘯,那一定有一個能量累積和釋放的過程。
像大地震、大海嘯,那一定有一個能量累積和釋放的過程。
累積越久,釋放的能量也越驚人。任何阻擋這種能量釋放,都會被摧毀。
一直到累積的能量完全被渲洩為止。
66年累積的能量,是非常驚人的能量。
「馬習會」的能量釋放才剛開始。想像也才剛開始。
差別只在你要往好的想?
還是往壞的想?
要把這股巨大的能量導引到哪個方向。
這一天,我到了新加坡。香格里拉飯店。「馬習會」現場。
凌晨三點集合,凌晨三點回到台北,極匆忙的24小時。
台灣媒體、大陸媒體、新加坡媒體,還有在我身邊操著各種語言的國際媒體,場面浩大,空前國際化,是我新聞工作半輩子僅見。大家眼睜睜看著歷史被翻動。
這是1998年上海辜汪二會後,我自動報名,重回兩岸大事紀的現場。
「訪舊半為鬼,驚呼熱中腸」。辜汪二會是傷感的。兩老之後相約天堂。
被政治分隔,無緣三會。
兩岸關係因此陷入十年停滯期。
各種層面的交往也轉趨地下。
1997,香港回歸,人心茫茫;
1998,亞洲金融風暴狂吹,南韓重創;台灣機遇空前之好。
但1999年,李登輝提了「兩國論」,台灣自斷手腳,機遇一去不回。
「辜汪二會」,李登輝派在辜振甫身邊的「監軍」叫蔡英文。
「辜汪二會」,李登輝派在辜振甫身邊的「監軍」叫蔡英文。
「兩國論」,實際起草,事後受賜的,也叫蔡英文。
是同一個蔡英文。
其實,「十年一覺台灣夢」,蔡英文是裡頭非常非常關鍵的角色。
她一直是剎車。
排一個台灣事件簿,會很容易比對出來:
那個「明天會更好」,台灣最璀璨的黃金年代,在「兩國論」之後,就完全結束了。
任何動力機械的核心功能都是為了推進;而一個只會踩剎車的駕駛是哪裡也去不了的。
「馬習會」在台灣大選前兩個月登場,當然有設定議題的目的及效果。
引導選民思考,台灣在國際競爭裡節節敗退,為什麼?
讓選民用選票決定,要不要繼續讓剎車決定台灣的未來?讓台灣繼續原地怠速。
時間很趕,我把對「馬習會」的觀察寫成備忘錄。
時間很趕,我把對「馬習會」的觀察寫成備忘錄。
至於那些過場和鬧場的八卦、花絮,不值得你浪費時間。
一、 領導人見面就是政治。什麼名義、什麼時間、什麼地點,都是政治。
一、 領導人見面就是政治。什麼名義、什麼時間、什麼地點,都是政治。
馬習見面,兩岸政治對話正式開始。兩岸關係開始朝深水區前進。
二、領導人見面一定有前提。「不預設立場」只是自欺欺民的政治話術。
二、領導人見面一定有前提。「不預設立場」只是自欺欺民的政治話術。
差別頂多在「那個前提」是台詞,還是潛台詞。
「不預設立場」不是沒有立場,「不預設立場」是最強硬的立場。
預告著對對方立場完全無法接受。
勉強見面,也是「話不投機半句多」,越談越糟。
三、只要「不預設立場」,蔡英文說不排除「蔡習會」。
三、只要「不預設立場」,蔡英文說不排除「蔡習會」。
這是不可能的。排不排除,是看習近平,不是看蔡英文。
更何況,馬英九不預設立場要見蔡英文,蔡英文都不見馬英九。
「雙英會」至今破局。請問:蔡英文排除馬英九,卻不排除習近平,這是什麼邏輯?
四、別搞錯了。「九二共識」是大陸對台灣的妥協。
四、別搞錯了。「九二共識」是大陸對台灣的妥協。
不是台灣進了大陸圈套。
北京全面定調「九二共識」,是國民黨重大的戰略勝利。
五、接受「九二共識」就得有接受「中華民國」存在事實的準備。
五、接受「九二共識」就得有接受「中華民國」存在事實的準備。
那是北京接下來的難題。這需要一點時間。
簡單講,「馬習會」後,「兩國論」正式出局,「一國兩府」正式登場。
六、雖然「九二共識」早就是兩岸關係穩定的基礎,但「馬習會」以領導人共識的表達方式,確立了以「九二共識」為中心的和平架構。「馬習會」,其實是一場馬習二人的「九二共識」研討會。完成領導人層級的口述歷史。
七、「馬習會」只是一天。但就像滿漢全席,菜不會只有一道。
今天只是開始。未來一段時間,兩岸敏感議題會開始有「共同管考」,出菜會加速。
八、第一次「馬習會」在第三地。在新加坡。
但第二次呢?第三次呢?不會再是第三地了。
不是北京,就是台北。不排除馬英九卸任前登陸的可能性。
九、「馬習會」當然有很強的選舉效應。
蔡英文或是綠營的暴怒、跳腳都可以理解。
表面的情緒之外,核心的問題是:現狀改變了。劇烈改變了。
原本準備以「維持現狀」混過「政治X光機」的蔡英文被識破了。
「馬習會」創造了一個以「九二共識」為基礎,合理、必要的兩岸新狀態。
這個現狀,蔡英文註定無法維持。
蔡英文要維持什麼現狀?如何維持現狀?都遇到重大難題。
「維持現狀」破功了。「躺著選」的日子結束。11月7日,選戰正式開打。
「維持現狀」破功了。「躺著選」的日子結束。11月7日,選戰正式開打。
十、「國家認同」是一套概念。包括旗、歌、號、史、憲。
唱歌、升旗、參加國慶,但不認同歷史、憲法,那就是假的。
選舉戲碼。認同中華民國的「旗歌號史憲」,就沒有不接受「九二共識」的問題。
懂了沒?蔡英文站不上「九二共識」這一階,
根本不是因為無法接受中華人民共和國,而是連中華民國都無法接受。
十一、在「九二共識」之上,兩岸領導人如果可以在第三地見面。
意味著,未來,台灣領導人和其他無邦交國家政治領袖直接互動的空間也已出現。
十二、蔡英文如果不調整論述,就算贏了2016,必然要面對呂秀蓮說的「斷交海嘯」。
不用奢想國際活動空間,台灣必定更孤立。
「馬習會」後確定:孤立中華民國,就是孤立台灣。
「馬習會」後確定:孤立中華民國,就是孤立台灣。
十三、辯論吧。
沒有「九二共識」,蔡英文能維持什麼現狀?
將是大選辯論主軸。
十四、「馬習會」後,宋楚瑜進一步被邊緣化。
十五、連堂堂台北市長柯文哲都喜歡炒作無聊的「死亡之握」,昨天,看著歷史性握手畫面那一刻,竟然沒有人提醒習近平。政治人物心智水平高下立判。
十五、「馬習會」後,「馬李(李顯龍)」喝茶。
會前,新加坡積極、熱心,會後,新加坡輕鬆、貼心。
有沒有想過,如果今天執政者是蔡英文,李顯龍會不會幫這個忙?
民進黨有沒有一個足以取信兩岸的「第三國」朋友?
「馬習會」的重點不在馬,也不在習。就算不是馬,不是習,今天的國際經貿、地緣政治、兩岸格局,任何腦袋正常的政黨、政客,都應該「管控分歧」,支持各種層級的交流和政治對話。兩岸關係已經是地球上最緊密的政經關係。這種關係裡,不要說「馬習會」,任何
「馬X會」、「X習會」都應該1、正常化;2、平常心。
在「馬習會」上做政治小文章的,其實,都不太正常。不適合當領導人了。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