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還有什麼好說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朋友告訴我,他們家裡的長輩的故事。
老人家平常的生活悠閒,帶著一個孫子作伴,日子也不無聊。孫子已經懂事了,大部分時間去上學,放學之後老人家帶著,也不需要照顧太多。
不過,不知道是老人家需要孫子多,還是孫子需要老人家多?老人家好像多了一個傾訴的對象,孫子乖,就是默默聽著,偶爾回應、點點頭。
老人家講話的內容,實在兒童不宜。就是把每個認識的親戚,還有自己的兒女媳婦,全部抱怨一遍,包括孫子的父母。然後,話講到激動處,還會喃喃地把髒話說出口,像是「他X的」、「他X的B」。
然後,對著迷茫的孫子說:「阿嬤對你這麼好,以後要孝順阿嬤,知道嗎?」、「不要像XX一樣,只知道做『妻奴』,有了老婆就忘了老媽…」
孫子不懂,就是微笑著,老人家的情緒就好像被認可一樣,獲得療癒。老人家的子女,勸老人家這些話不要在孩子面前說,老人家回應:「要不然我還有什麼好說?」、「那要不然你來聽我說?」…
一個人的一生,最後剩一句,「我還有什麼好說」,真是悲哀。抱怨、抱怨…,抱怨者的人生只剩下抱怨,她的快樂,只剩下有人來認可她的抱怨,讓我想到了抱怨的最高境界。
抱怨者的抱怨,就是一種消磨人生的方式,一般來說,會引來更多負面情緒,會惹人厭,也開始一點一點忘記生命中曾有的美好時光。抱怨者的最高境界,是把自己的人生,真的過成像自己抱怨的那個樣子,然後藉著像老人家這樣的方式,讓下一代也往這樣的人生方向前進。
當然,最高境界是種反諷的說法,但是更反諷的是,即便老人家可能知道自己的行為不應該,可是她依然縱容自己。縱容自己的負面影響力,可能在自己所愛的人身上,發酵壯大。
一個人老了,卻為老不尊,這還值得被後輩尊重嗎?這是朋友問我的問題。我沒辦法回答,這是我們文化中存在已久的問題,讓好多家庭為此頭痛。
我常想,一個美好的老年的樣子,不是腰纏萬貫,不是名震江湖,而是心平氣和。可以持續為了生活努力,也可以悠閒享受老年生活,或者即便老病纏身,但也心平氣和,那便是我目前的追求。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留言欄位:請在這留言給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