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28日 星期三

回向要徹底

南懷瑾:回向就是把所做的功德徹底布施出去

回向是佛學專有名詞,這個很難解釋。
比如說我年輕的時候,向法師頂禮,法師馬上給你回禮而且會說:
“回向十方一切眾生”。也就是說他不接受,把你的功德回轉給一切眾生。

什麼是回向?
我們這個世界都有回向,回向就是果報。
你在這裡丟出去一個東西,它轉一個圈還是回到你這裡。
你想害人最後是害自己。你能處處恭敬人,最後是恭敬自己。

回向是物理作用,你到太空就知道了。
太空裡真空的時候,你在太空把這個玻璃杯丟出去,它一定回轉到你這裡來。
所以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也是回向,那是必然,這是回向的道理。

我們修行人怎麼回向?
一上坐就發願,我要成就,我成就不是為我自己,我有任何一點功德,
全都回向給一切眾生,我自己不要,都給大家,修行是為大家修的。
  回向的觀念在佛教裡是個重要的課題,我以前也常提到這方面的道理。
你們當中有人認為回向就是回轉過來,
雖然修行人將所有功德善業回向某債主或一切眾生,
其實這些功德善業最後還是回歸到修行人自己身上,反之惡業亦同。
簡單而言,就是整個宇宙與生命的輪回。
輪回說是三世,三世其實是同時,所以你一起心動念,
一言一行,不管是善是惡,當下便是同等的報應。
  你大力拍桌一下,桌子已同時分毫不差地回敬你所拍之力,
這是因果同時,因即是果,果即是因。在此希望諸位特別警惕,
你我日常生活上種種貪嗔癡慢疑的表現,在第一個念頭、
第一個動作出去之時,同時第一個得利或遭殃的就是自己。
  比如,你跟別人大發脾氣,別人尚未吃虧,你自己那種意識憤然,
心神晃動,血壓升高,心髒跳動加速,氣息混亂澎湃的身心作用,
早已大大地傷害了自己,何苦來哉?!因此,回向的意義也就是一念之間的果報。
  
易有雲:“無平不坡,無往不復。
”平路走了一陣,再來必定是上坡或者下坡,上坡或下坡過了,
接著又會平坦之路出現,這種反反復復的現象是自然之理,
如何出去的便如何回來。
發善念則感善果,做惡事必得惡報,這之間的因果循環纖毫不爽,
切莫將回向變成佛法上的口頭禅,有口無心。
  回向即是大布施,徹底布施,學佛者一天修行下來,或者一月一年一輩子,
生生世世,所有修習的善行功德,悉數毫不保留地回向給一切眾生,
不求回報,甚至一切眾生的苦難全都轉到我身上來。
  無邊業苦一肩挑,學佛若能具備這麼大氣魄的回向力,
那不得了,當下便得成就,當下即是普賢,這是何等的慈悲與智慧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留言欄位:請在這留言給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