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22日 星期四

快樂來至於正向








 


不跟自己比,不跟他人比,


 


只知努力於現在,隨時準備著未來。



聖嚴法師法語:


 


我們應該常常問自己快樂嗎?真的快樂嗎?


 


快樂,並不是來自物質條件的刺激,而是內心真正的安定與平靜。 環保最重要的觀念就是「簡樸」,簡樸一點過生活,就是生活環保。


人的生命不可以物價來衡量,生命的意義是因人而異的。中國古人就曾說過:生命可輕於鴻毛,可重於泰山,就看你如何看待你的生命,但絕不是由身分的貴賤來決定生命的意義。




一個人如果生活得很踏實、很自在、很滿足、很快樂,不論貧富貴賤,都是很有意義的;如果生活得心思重重、愁眉苦臉、沒有安全感、永遠不滿足、身心不安定、精神很空虛,縱然前呼後擁、一呼百諾、穿金戴玉、貴為一國之君、富列天下第一,也是沒有意義的人生。


以佛教的觀點來說,人的生命有兩大任務,一是償還宿世所欠的債務,二是了卻宿世所許的心願。



佛法相信,我們的生命是永續的,不是片段的,有無數的前世,有無限的未來,現世今生,只是生命長河中的一絲漣漪。人的生命是最可貴的,償債、還願愈多,生命的意義就愈豐富,生命的價值也愈高貴。


如果既不情願償債也不希望還願,生命的前景也就會愈來愈黯淡、愈走愈艱難了。


如何面對起落不定的人生過程在面對人生的起落挫折時,我提供七種方法給諸位參考:


 


第一、 以最壞的打算,做最好的準備。


 


第二、 凡事要做正面的解讀,並做逆向的思考。


 


第三、 時時踏實、步步為營,認清方向、全力以赴。


 


第四、 感謝順緣的幫助,感恩逆境的訓練。


 


第五、 不跟自己比,不跟他人比,只知努力於現在,隨時準備著未來。


 


第六、 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


 


第七、 未雨綢繆、再接再厲。尊重生命、善用生命。


 


最後,我要特別強調:「凡事要做正面解讀、逆向思考。」


這兩句話很有用,是我一生的體會,也是大乘佛法的精神。



遇到挫折的時候,不要順著你一貫的想法,或附和人云亦云的觀念,而要做逆向的思考。


我經常這麼說:「山不轉,路轉;路不轉,人轉。如果人也不能轉,只要你的心轉、觀念轉變,就能柳暗花明。」


遇到順心的事情,不要沾沾自喜,不要得意忘形;遇到挫折與不如意事,不氣餒、也不要垂頭喪氣,只要觀念一轉變,就是柳暗花明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留言欄位:請在這留言給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