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22日 星期三

走入婚姻,我依然是我

不管婚不婚,你都是你


不論正在看的你是否想結婚、已結婚或是不結婚你都可以看一下,真的。

人為什麼要結婚?

這是一個看起來很無聊的問題,如果你問我,我會直接告訴你「人不見得要結婚」。
想結就結但是結了不要怨,不想結那就執迷不悔不要三心二意,誠實面對自己的選擇,怨天尤人無意義你我知道的。

婚前婚後問我這問題答案都一樣,差別只在當下心境不同。

我是對「婚姻」兩字無感的人,年輕時心裡唯有戀愛至上,從沒想過這輩子究竟結不結,當我聽到身邊幾個女生流露對婚姻嚮往的神色,我總是張著嘴滿臉呆滯:「結婚?那能吃嗎?」

直到如今歷經結婚生子我依然對婚姻兩字無感,我只覺得自己擁有不同階段的責任和生活。

看著準備婚禮極其盛重不敢輕忽的新人,以及婚後不斷告誡自己身份不同必須嚴正以待的老夫老妻們,總覺得跟自己是不同世界的人。

婚姻在我心裡只是人類創造的儀式一個,婚不婚,很重要嗎?

兩個人有心相互扶持、共度一生是生命中很美的一件事,但是,婚不婚都不該讓人昏讓人遺忘自己,無論身在何處。

世俗多數覺得當媽之後就該有媽的"扮勢",例如衣著應該要向「台灣好媳婦」看齊,莊重大方;做任何事都沒有將家庭孩子念茲在茲來得重要,若是堅持自我那你就不配當個好媽媽,你自私你不愛家......

我雖然喊了這句「走入婚姻,我依然是我」,但請別誤會我沒打算當公婆眼裡的惡媳婦、爸媽眼中不守婦道的壞女兒,我要講的重點是「請別忘了對自己的期待!」

不要因為婚姻兩個字給自己莫須有的角色壓力,原本那個熱於求知求變、愛美愛到丟垃圾也要上個睫毛膏、認真規劃十年後人生的你,還有還有,那個發誓要戀愛一輩子的你,為什麼要因為一個型式放棄呢?

曾經我也因為甩不開在乎他人眼光的情緒影響,想要符合別人對我的角色期待而壓抑自己,可我每天都覺得蠻悶的,易怒易憂鬱,因為我不曉得身在何處。

一段時間後發現,勉強做一個不叫自己的人,其實才是不思議。

我承認我個性有點偏激嘴巴其實很賤、對恃強欺弱或沒道理傳統無法按耐,但我同時熱愛生命一切有趣事物;我從小就愛美沒辦法忍受自己醜,熱愛追求新知沉澱心靈,這就是我。

結婚後增加一些我樂於關注的事物,例如我想和另一半戀愛一輩子(不是理想化而是我真的要)並共享我們的生命,我想教養孩子樂在其中並期許彼此都能在親子關係感受親密與獨立同時並存的奧義,我學著做一切對家有幫助的事只因為我喜歡我的家溫馨美滿。我不覺得先生孩子和雙方家庭對我而言只是牽絆和責任,我愛他們如同我愛我自己,愛自己不該有壓力。

自我介紹時,我喜歡大方告訴大家我結婚了我的年紀邁入嬸字輩了,這是事實,就像接受自己年齡不再自欺欺人說自己是永遠的二十五歲一樣,樂於欣賞自己不同時期的姿態,就算做嬸做婆,我依然是我,當下永遠是最好的狀態。

為何想到結婚就只想到犧牲奉獻、唉聲嘆氣,結婚為什麼一定是戀愛的墳墓或惡質公司弄走你的奧理由?結不結婚甚至離婚都可以活得極美極好,但前提自信是關鍵,沒有自信不管你處於什麼狀態你都可以把它搞砸。

走入婚姻,我依然是我我不會忘記自己是個什麼樣的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留言欄位:請在這留言給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