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月28日 星期六

平心靜氣

「有人傷害你,是來渡你的!」 如果你心中有股隱隱不平之氣,你一定要看完這篇...

12月 2014年26
 


如果你現在 心中有股不平之氣,
以下這篇看完,
你會發現,

讓你不滿的那個人,
其實是來渡你的,
我們就來看看,

渡完的你,
將會有多麼不同...

1.人家侮辱你,你要當作是培福;人家傷害你,你要當作是他來成就你。
你受盡委屈,記得!你是有福報的人,不要抗拒。
一個人傷害別人兩種情形:
傷害別人就是花自己的功德法財,
一個傷害別人的,心腸不好,常常傷害人家,就是拿錢去給人家賺;
一個忍辱的人,就是一直收錢。這個大忍辱就像開銀行、能夠納百川。

2.世界上有一種生意是永遠虧本,那就是發脾氣。


3.心好嘴不好,榮華富貴折去了。


4.什麼都不能忍耐,你的成就就有限。

忍辱也就是我們世間人講的恆心、毅力、長遠心。
稱心如意的要忍,為什麼?
怕生貪愛,要保持距離。
冤家對頭也要忍,為什麼?
保護你自己的清淨心。修忍辱的果報是相好。

5.「一念嗔心起,百萬障門開」

嗔恚心一起,智慧就沒有了,
理性被矇蔽了,於是全憑感情用事,
不僅傷害自己,而且有意無意與一切眾生結冤仇。
冤仇若不能化解,因緣成熟時,報應就現前,
冤冤相報,而且果報必定一次比一次殘酷。

6.人的身體、心情與大自然融成一片,是真正的養生之道。

七情五欲擾亂自然,擾亂人體。
七情是「喜、怒、哀、樂、愛、惡、欲」。
其中最嚴重的,破壞力最大的是嗔恨、發怒。
李炳南老師曾說,
中國醫學的根本典籍《黃帝內經 •靈樞》講到,
人的正常壽命應當是兩百歲,
活不到兩百歲,是自己的煩惱把身體糟蹋了。
永遠生活在大慈悲境界的人,不老、不衰、不迷、不邪、不染,
這是究竟圓滿殊勝的功德,是真實的快樂。

(圖片來源:網路)

7.縱然別人侮辱我、譭謗我、陷害我,

也仍然要以善心待之,並由衷地感恩。

正是由於對方的侮辱、譭謗和陷害,
消除了自己過去今生所造的罪業,
因而決不能有絲毫怨恨之心。
若有絲毫怨恨之心,不但不能消業,反而增長業障。

8.不安靜是自己不讓自己好,不修行就不能過一天安靜生活。


9.你問佛哪天能好,

佛說看你哪天老實,哪天安靜,哪天聽話,哪天修行。


10.發脾氣是修行人的大忌,『火燒功德林』不是妄說。

如果不改掉這個壞脾氣,
無論一天念多少部經,講多少次法,度多少人學佛,
你自己都出不了三界。
發脾氣本身就是無明的表現,無明就是不明白。
你自己都不明白佛法,怎麼可能很圓滿的度人?

11.我們以不善的心對人,惡意對人,

受害者只有十分之三,自己受害十分之七,那是糟蹋自己。

你自己要健康、要長壽、要充滿智慧,
你就用愛心對一切眾生,我們全身細胞都是愛心、都是善心。

12.言語傷人,比殺人還要嚴重,這個事實真相,很少人知道!

口造業是最容易的,而且造得最多,來生的果報非常慘烈。

13.佛教我們不跟一切眾生結怨,

寧願受別人的侮辱、陷害,絕不能有一念報復之心,才能超越三界。

如果怨天尤人,生起懷恨之心,
依舊要六道輪迴,
生生世世冤親債主互相報償,一次比一次殘酷。
過去無始劫累積的這些罪業,
你要是留在六道里面,冤親債主無量無邊,哪裡有好日子過?
世間人無論享多大的富貴,依然免不了冤親債主包圍。
今天我們遇到佛法,真信切願,
求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即永脫生死輪迴。
我們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之後,再回娑婆還債。
「佛不度無緣之人」,
冤親債主與我們都有緣,乘願再來度他們。
由此可知,冤親債主多也未嘗不好,
將來度的眾生多,幫助他們脫離苦海。

14.不論發生了什麼不愉快的事情,都要學會不去煩惱,

因為煩惱比歲月更容易催老我們的容顏。

它會影響我們的心境,增添我們身心的負重,破壞我們的人際關係。

(圖片來源:網路)

15.測量一個人的力量大小,應看他的自制力如何。

誰不能克制自己,他就永遠是個奴隸。
克制自己,才能駕馭自己,成就自己。
放縱自己,就會被激情和慾望的魔力牽製,不得自由。
莫說成就事業,甚至會走向可悲的境地。
一個人只有在無人監督的情況下也能堅持做正確的事,
才算真正成為了自己的主人。這是一個人獲得無悔人生必備的素質。

16.口最容易造罪業,

多少很好的修行人,修行一生,積功累德,到後來功德都漏掉了。

從哪裡漏掉?從口裡漏掉。
你為什麼會看到別人過失?
自己心裡有過失,才看到別人有過失。
每天所修的這些功德,都從口裡流出去了。
我們講菩提心,
真誠你沒有,你心是虛偽的;
清淨你沒有,你是染汙的;
平等你沒有,你是高下,總覺得自己是對的,別人是不對的;
正覺沒有了,你愚癡;
慈悲你沒有,你自私自利。

17.我們在造口業的時候要特別注意,大家要注意「因小果大」的道理!

我相信佛陀所說的都是真的。
地獄裡面一切抽腸挫斬、拔舌耕梨,
這些痛苦都是真的,果報不可思議,
所以,我們要很小心很小心,
在身語意業上多做檢討,
不要等到有一天我們這麼痛苦的時候,
才發現到我們實在是無法承擔啊!

18.世出世法成就的大小,全在於忍耐功夫之高低。

忍耐功夫愈高,成就愈大;
忍耐功夫愈低,成就愈小。
不能忍耐,則無成就!


修鍊完這些智慧

再回首 你會發現...

原來 傷害你的人,才是你生命中的貴人!



法華鐘鳴

法華鐘鳴 世界光明遠大
除夕撞鐘結合自在語、法華經變圖 為全球民眾祈福
▲總統馬英九(左六)、副總統吳敦義(左五)、新北市長朱立倫(右四)與方丈和尚果東法師(右五)、惠敏法師(左四)等圓滿一○八響法華鐘聲,共同迎接光明遠大的一年。 (王錦河 攝)
【邱惠敏╱金山報導】法鼓山一年一度的除夕撞鐘祈福法會於二月十八日舉行,晚間十點起,方丈和尚果東法師、副住持果暉法師、果品法師共同敲響第一響法華鐘聲,隨後總統馬英九、副總統吳敦義、新北市長朱立倫、長春集團董事長廖龍星、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紅十字會總會長王清峰、法鼓文理學院校長惠敏法師等各界嘉賓,與來自世界各地的民眾接力撞鐘,於除夕跨年子夜圓滿一○八響,現場同時投影「光明遠大」,呈現二○一五年法鼓山關懷社會,與大眾共勉的年度祝福。
圓滿一○八響後,方丈和尚致詞表示,面對近來相繼發生的重大事故,許多人遭遇不同的災難處境,但他們為了利益眾生,示現各種身相投入眾生群中,一同與眾生受苦受難,卻能救苦救難而不覺得有苦有難,宛如天使菩薩在放光說法。
方丈和尚祈願大眾在新的一年,運用「以慈悲關懷人、以智慧處理事、以和樂同生活、以尊敬相對待」的精神,熱誠奉獻服務,溫暖人間社會,成就光明遠大的正向能量;並以「正向八望」:「人難免有期望,但要節制欲望。千萬不要奢望,未來要有展望。永遠不要失望,心更不要絕望。堅定永抱願望,才能充滿希望。」與大眾共勉。
第八年參加撞鐘祈福法會的馬英九總統,以聖嚴師父法語「自求心安就有平安,關懷他人就有幸福」祝福大眾,並透過祥和的法華鐘聲,願國家、社會及全世界人類,都能擁有平安、健康、快樂與希望的新年。
副總統吳敦義、新北市長朱立倫,也分別以「人人健康,家家幸福,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及「全民平安,健康快樂,臺灣光明遠大」為大眾祝福。文理學院校長惠敏法師則以招生中的人文社會學群為主題,祈願大眾新的一年,以「生命教育安身心,社區再造安家園,社會企業安經濟,環境發展安地球」。
當天晚上九點三十分,法華鐘樓、大殿、祈願觀音殿同步舉行祈福法會,每一響法華鐘聲,都伴隨著「聖嚴法師一○八自在語」投影,最後八響,並投影「法華經變圖」,令參與撞鐘的民眾印象深刻。

2015年2月27日 星期五

達賴喇嘛的3句人生經典語錄!

達賴喇嘛的3句人生經典語錄!

慈悲是獲得幸福快樂的最大能量。真正的幸福來自心靈的平靜,獲得幸福唯一的方法是利他,獲得快樂唯一的方法是慈悲。
真正的慈悲並非根基於我們自身的投射和期望,而是要站在他人的立場著想:不論那個人是親密的朋友還是敵人,只要他期許和平和幸福,也希望克服苦難。在此基礎上,我們對於他的問題,便能真正心存關懷。如果你希望別人幸福快樂,必須慈悲。如果你想要幸福快樂,也必須慈悲。
大部分問題產生的原因不是源於外在因素,而是來自我們的內心。憤怒、執著和無知,是造成不幸的真正來源。如果我想要太多的成功、名譽、榮耀,那麼我永遠無法得到它們,也永遠不會感到滿足。被捲入慾望之流的人就像喝鹽水,你喝得越多,會越覺口渴。整個世界都是一體的,所有一切都是屬於「我」的一部分。了解這一點,有助於減少負面情緒。仇恨來自於我們不懂得感恩相互依存的關係,痛苦來自於我們不明白相互依存的重要。

智慧金句一:消除了自以為是的態度、情緒和觀念,有害的行動自然也會隨之消失

外在情況並非是造成我們痛苦的主要原因。會造成並允許痛苦的是無法控制的內心。
我們心中出現自以為是的情緒,會導致錯誤的行為,這些情緒和惱人的觀念也會遮蔽自然純淨的心靈。
我們需要極大的覺悟和關懷,以消滅這些有問題的態度,才能撥雲見日。

智慧金句二:和平的生活不是源自於智慧,而是從溫暖的心而來

正如我們理所當然認為應要掌握並熟練最基本的學術科目一般,希望有一天,我們也可以理所當然地認為孩子應該要學習不可或缺的內在價值,如愛心、慈悲心、正義和寬恕,將這些視為學校課程的一部分。

智慧金句三:慈悲還不夠,你必須採取行動

一方面是克服心中扭曲和苦惱的意念,保持平靜,最終消除憤怒,這是源於慈悲的行動。另一方面則是以更社會化、更公開化的方式。當世人為了糾正錯誤,必須要做某些事,如果一個人真的關心他人的福祉,就也需要有慈悲心。
(本文轉載自「慈悲:達賴喇嘛的人生智慧8」時報出版)

你應該放棄的7種東西

年過50後 你應該放棄的7種東西

點閱
7/10
我要評比

《哈利波特》系列的作者J.K.羅琳即將在今年7月邁入50大關。(美聯社資料照)
《哈利波特》系列的作者J.K.羅琳即將在今年7月邁入50大關。(美聯社資料照)
孔老夫子曾說,「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順」。當人生過了一半,邁入5字頭時,會對自己有什麼期許呢?是選擇放下事業、好好享受人生,還是再奮力一搏,再創人生顛峰!
然人生到了另一個階段,歷經人生體驗與挑戰,我們都期待未來過得更美好!但實質上,在擁有的同時,或許也捨棄一些東西。《赫芬頓郵報》列出7點,人在50歲後應該丟棄的一些想法或心態,如不要心懷怨恨、不要想討好所有人,也不要再貪口不忌食,你的身體已無法讓你這樣隨心所欲。
1.心懷怨恨:歷經戰爭死殺、男友無情背叛,人的心難免產生負面情緒。怨恨可能產自於過去別人對自己的傷害,然卻遠比當時的傷害更持久傷身。特別是,在不能選擇寬恕的情況下,過去的怨恨恐導致我們無法享受現有的快樂,當怨恨情緒長久積蓄,怨恨者可能會變得憂鬱和不安而得病。
據醫學研究指出,寬恕能帶來健康的交際關係、更高層的精神昇華、減少焦慮和壓力、降低血壓、減少濫用酒精、藥物的機率。佛經有云,「有怨恨就沒有慈悲,就沒有境界,就沒有圓滿。」在50歲那年,不妨放下怨恨,以寬容擁抱新的人生!
2. 喜歡在爭論中做勝利的一方:有求勝心才會驅使自己進步!許多人面對紛爭時,也習慣堅持己見。然事實上,爭論中的勝者並不會帶來真正的快樂。即使贏了,實際上你還是輸了,或許你會覺得洋洋得意,讓對方自慚形穢,但殊不知你同時也傷了他的自尊心。
另爭論也會帶給健康不好的影響,心理學網站《PsychCentral》指出,因爭執會給兩方帶來不小壓力。醫學研究曾指出,父母在嬰兒面前爭吵,會影響愛兒的大腦發育。具體來說,生長於爭吵聲多的家庭,嬰兒經常暴露在生氣的語調中,其壓力水平會上升,長大後更傾向於變成不安的大人。
爭論是要不得的,甚至連最不漏痕跡的爭論也要不得!你老愛抬槓、反駁。即使你偶爾得到勝利,但卻得不到對方好感,真正贏得勝利的方法不是爭論,而是不要爭論。而年過50歲更應該放下,選擇退讓、妥協,獲得清心與快樂。
3.等待最佳時刻再做想做的事:剛過新年,每個人不免許下新年願望,給自己期限、激勵自己完成目標。然人生到了一半,有多少夢想是真正能實現呢?其實到了50歲後,看清了生命沒有一定要在「最好」的時刻做最好的事。對50、60、70歲的長者而言,不要再等什麼是「最好的時刻」,該退休的、旅遊的、想去的地方、想做的事都應該去實行。
4. 再怎麼吃也不會發胖的想法:有夢想,就「Just do it」!趁著年輕,我們要把握機會自己愛做的事,但可別為美食口欲,而失去自己的健康。隨著年齡增長,身體機能大不如前,新陳代謝易減緩,一天內身體能燃燒的卡路里量減少。如一再放縱飲食,不只會使體重飆升,更會帶來許多健康問題。健康的不二法門很簡單,就是維持均衡飲食和規律運動。
5.討好所有人的想法:群聚社會中,我們都希望能被別人接納或喜愛,除說話要得體外,我們不免也會用些「小技巧」贏得更多人喜愛。特別在這個處處需要「人脈」的社會。但年過50歲後,不妨放棄試圖討好所有人的想法。雖然有時要說「不」的確不容易,但是生命是自己的,沒有多餘的時間去討好全世界的人。
6.說別人的壞話:俗話說,「如果沒有好東西說,就什麼也不說」。切記,「人前不說別人好,人後不說別人壞」的人不多,當你發現朋友在你背後說你壞話,最好能以包容及諒解的胸懷泰然處之,這樣才能化解誤會,為自己贏得更多友誼。
7.追求工作的成功:成功的定義有很多面,而多數人都把它定義在工作、事業上的成功。然財富、權力的多寡也不能買到「真正的幸福」。年過50歲是人生轉換念頭的好時機,看孩子快樂地成長、能讓生活充滿愛、人人見到你都展開笑容,那是成功另一個層次的定義。
看了以上7點,年過50的你是否有新的體認呢?一個名女人也即將在今年7月邁入50大關。她是撰寫《哈利波特》系列的作者J.K.羅琳(J.K. Rowling)。曾靠救濟金過日、獨立撫養女兒的單親媽媽靠著無比的創造力、堅持寫作,現在成為擁有億萬身價的暢銷作家。而羅琳在功成名就後,她也再遇到人生伴侶,迎向幸福人生。然當《哈利波特》讓她功成名就後,羅琳卻選擇用另一筆名,挑戰她夢想中的偵探小說,同樣得到讀者的喜愛。
50知天命,究竟知道些什麼!或許他們知道自己未竟責任、不懈怠自己的人生。50歲的人,還沒到退休年齡,但也不是遙不可及,或許他們還會想繼續工作、善盡社會責任。同樣的,50歲的人,到了人生最成熟階段,成功和輝煌帶來快樂的同時,也時常伴有一些壓力,但他們都能很坦然地面對,因他們瞭解社會,如何在有限的時間活出精彩、讓自己發光發亮。

2015年2月26日 星期四

6種窮人思維!

6種窮人思維必須改!據說 符合3種以上,你這一輩子都將翻不了身...

2月 2015年5
 
收藏

有句話,叫作「戒掉窮腦袋,才有富口袋」
就算再拚命,有些人還是富不起來,
關鍵就是 想錯了!

趕緊看看,
你是不是曾不小心
有了這些想法...


一、跟老闆鬥氣:

有句古話叫做「人窮氣大、馬瘦毛長」
說的是人一窮就喜歡跟有錢人鬥氣
看有錢人不順眼。

職場中,
很多下屬也喜歡跟自己的老闆鬥氣,
比方說不跟老闆說話,
看見老闆繞道,
被老闆說上幾句就消極怠工等,
心想:敢罵我,就不給你做事。


其實,這就是一種典型的「窮人思維」。

你不說話,大把的人跟老闆說話,
你看見老闆繞道,大把的人排隊去拍老闆馬屁,

你消極怠工,
對老闆而言只是消耗掉了幾張鈔票而已
大把的人正在幫他賺回來,
而你卻消耗掉了自己的青春和人品,
最後勢必會變得越來越貧窮。

二、跟上司搶功勞:

在職場中,很多人都認為自己夠聰明,
但是,智商高只能讓你把事做好,
現實中懷才不遇的大有人在,
這些人智商的智商都不低,
人才市場天天轉來轉去的都是有才能的人,

差別是:

這些人就是不願在上司面前吃一丁點虧

結果就處處遭人排擠,
空有一身本事而毫無用武之地。

殊不知鍋裡有肉才能碗裡有湯,
只有上司上升了你自己才有機會補缺。
所以,智商高不能代表智慧也高,
欲做事必先做人,
智慧才是你做人做事成功的根本保證。
跟上司搶功的人大多缺乏智慧,
不知道「老闆的眼睛是雪亮的」這句道理,
導致最後被老闆和上司雙雙拋棄。
這種窮人思維真是害人匪淺。

三、不接受意見:

職場中有句俗話:
「幫助你成長的往往是你的敵人」。

與此相反,
讓你一事無成的大多是最愛你的親人。
延伸到企業中,
最受老闆重視的部門或人員大多會越來越無能;
在家庭中,
最受父母溺愛的孩子幾乎都無用就是同樣道理。
所以,在這個層面上,

願意給你提意見的人

幾乎都是值得你感謝的人

不管他的意見是善意還是惡意。
而聽不進意見、遇到不同意見就懷恨在心
甚至睚眥必報的人
一定心胸狹隘、氣量狹小,這等人不越來越窮才怪。

四、喜歡找藉口:

找藉口是社會的通病,更是最典型的窮人思維
職場中幾乎99%的人都會受此病傳染。
在企業中,唯一不找藉口的可能只是老闆。
找藉口也是一種最低級的逃避責任的手段。
一個喜歡找藉口的人,
除了用一大堆藉口似的理由
來證明自己的無能無品之外,
還會失去大量的職業訓練及成長機會,
而抓不住成長機會的人,只會越來越貧窮。

五、太喜歡講感情:

感情是窮人的專屬,
也是一個私有的東西,更是職場之大忌。
當今社會,義氣就如同匪氣,感情最後大多是無情。
再說,也只有窮得一無所有的人才有時間講感情。
而且,在一個沒有安全感的社會裡,
絕大多數感情 最終都會面臨背叛和褻瀆。
在工作中、生活中要是講感情
只會讓老闆對你警惕、讓你喪失機會,除此無他。
而感情這個東東偏偏卻又經不得任何「麵包」的考驗和誘惑。
而富人因為沒時間聯絡感情,
所以就喜歡講規則,
用規則來自我約束並約束他人,結果就越來越富。


六、不願意投資未來

許多職場人一輩子都在職場底層,
他們常常有一個特點,
發自內心地堅信一個歪理:
只要勤奮地做,苦苦地存,就會有光輝燦爛的明天。
所以,賺了一點錢就像蒼蠅積血一樣存放起來,
然後建房子、生孩子,
讓自己的小孩繼續自己的愚昧與貧窮。
而絕不會在賺錢存錢的同時,
拿出一部分對自己進行投資,
不斷增加自己生命的含金量,讓自己賺更多的錢。
具有這種窮人思維的人 也是多得數不勝數。

任何時候,都要記得:

"窮思維" 若不改,

只會讓人越來越貧窮。

打開心胸,學不同的優點,幫自己人生 逆轉勝呦!


分享給好朋友
一起 身體力行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