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月8日 星期日

創辦人的悲願

在《創辦人的悲願》這一堂課,我們完整地循著聖嚴師父生平的軌跡走過一次,
從一位江邊少年,到進入狼山,到從軍,二度出家,出國,創建法鼓山……。

果毅法師不但是師父早期的弟子,因長期帶領法鼓文化,並多次編纂法鼓全集,
師父一生累積的文字般若,法師皆了然於胸,對師父思想的分判井井有條。
悲願必然是從自我的生命開始,進而涵括全體大生命。高僧大德皆具有同樣的情懷:
不忍聖教衰,不忍眾生苦。」
因此,師父晚年病弱時依舊為眾生奔走不懈,依憑的就是一股悲願力。
「以心靈環保為核心,弘揚漢傳禪佛教,透過三大教育,達成世界淨化。」
這是法鼓山的使命,也是聖嚴師父弘法事業的具體實踐。
聽課的我們,透過果毅法師彷彿再次與師父會晤。
師父的勸請,言猶在耳:「我今生做不完的事,願在未來無量生中繼續推動,
我個人無法完成的事,勸請大家來共同推動。
謹遵師訓,老實修行,或許就是承續師願最好的準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留言欄位:請在這留言給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