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7日 星期日

勿輕小善勿輕小惡

莫輕小惡,以為無殃,莫輕小善,以為無福

索達吉堪布
特別要提醒各位在家男女,因果是毫釐不爽的,即便行為上不能完全斷惡行善,但對微乎其微的小事也不能說:“僅此無關利害”、“做一點善事有什麼功德”、“造一點惡業沒什麼過患”。


如果能認定因果的確存在,並誠信乃至微細以上的因果,這就是所謂的世間正見。


這種世間正見非常重要,以前法王經常強調這個問題。
現在很多人不重視培養世間正見,只是一味希求中觀、大圓滿等深法,我對此並不讚歎。

經過多年的學習佛法,我深深地體會到:如果連基本的世間正見都沒有,那聽再多的法都沒有用,修再深的法也沒有用,即便能相似安住在明空雙運的境界中,可是業障現前時就安住不下去了,甚至還會對明空雙運產生邪見而墮入惡趣。

因此,修行人應該從細微處入手培養因果正見。
不要認為一滴水無有用處,如果逐漸積累則終將充滿大的水器;
也不要認為小小的火星沒有危害,如果對此不加警惕,則可能焚燒大山。

通過這些真實不虛的比喻,大家應該懂得因果無欺之理。
可惜的是,現在很多人不懂這些道理:在善法方面,他們不重視一點一滴的善法,認為轉一圈經輪、做一次放生、念一句心咒、誦一部佛經沒有什麼功德;在惡業方面,他們也不警惕一點一滴的惡業,在日常生活中隨隨便便造下很多惡業。
這種人的前途是很成問題的。

佛經中對這些道理講得非常清楚。
《法句經》中說:“莫輕小惡,以為無殃。水滴雖微,漸盈大器。凡罪充滿,從小積成。莫輕小善,以為無福。水滴雖微,漸盈大器。凡福充滿,從纖纖積。”

《般若攝頌》中也說:“水滴滿瓶始末間,涓涓必漸盈彼器,初心亦勝菩提因,漸圓白法終成佛。”
另外,在《佛說決罪福經》、《大方等大集經》中也有類似的教言。
因此,大家不要輕視微小的善惡業,應該從點點滴滴處取捨因果,惡業一點一滴都不造,善業一點一滴都要積。

《因緣品》中說:“雖造微小罪,來世受痛苦。”即便造了很小的罪業,比如殺死一隻蚊子、偷一點東西、誹謗一個人、說一句妄語,在世間人看來,這不算什麼大事,但這也會導致來世感受無量的痛苦。
在這個世界上,有我們肉眼可見的人和旁生在遭受痛苦,還有肉眼見不到的餓鬼、地獄眾生在遭受痛苦,這些眾生的痛苦也許就是前世的一件微小罪業而導致的。
《因緣品》中又說:“雖積微小福,來世得安樂。”雖然造了微小的善根,比如念一句觀音心咒、放一個生命、供一盞燈、點一支香,這些事看起來很不起眼,但卻能帶來後世的無量安樂。
所以,現在積福,以後就能享用。這就像讀書時記住一個教證,以後一輩子都能用得上。我認識一個領導,他以前學過一個教證,後來每次開會時都要引用,因為他是在不同的場合用,所以乍一聽感覺他還是很有才學的,眾笑。

對於世間正見,龍樹菩薩曾說:“世間之正見,誰人若具足,彼於千劫中,不會墮惡趣。”這個教證非常重要,大家要牢記在心,而且不單單要會背這個教證,還應該從內心深處誠信其意義。如果一個人沒有世間正見,他剃頭出家沒有用,聞思經論沒有用,甚至脩大圓滿也沒有用。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_(())_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留言欄位:請在這留言給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