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榮集團總裁張榮發:我為什麼要相信因果】
要瞭解自己的一生,其實有別的方法,那就是去深入體會自己的「因果」。
如果你這輩子日子過得不錯,便知你前世修來好果, 如果你今日境況很差、困難重重,可能顯示你之前種的善因不足。很多人會去算命,當然是因為遇到人生困難的事,心神不寧,感到茫茫渺渺,才會想要求神、求心安,這本為人情之常,無可厚非。
不過,如果以為只是求神拜佛一切就順心如意,那就未免太小看神明了。如果你做人、做事太過失敗,你再怎樣求神,神都不會理你。既然不知積善求神無用,你就只能立德行善,這樣才能保有你過去好的因果,也只有這樣才有辦法扭轉你此世的命運。
與其盲信求神,不如反求諸己,才是正道。
因果歷歷不爽,它是一本清清楚楚的帳,任何人都不可能靠投機取巧討到便宜,如果你自己不做,只求神保佑、代勞,這是絕無可能的事。唯一的辦法就是做善事、行功德來彌補。當你做了道德的事,遇到困厄凶險,才有可能峰迴路轉、雨過天晴。
但是善惡果報,這是上天的事,或早或晚,不能討價還價,身為凡人,千萬不要低估了因果這件事。
有人問我:「如何知道自己的前世因果?」
我的回答很簡單,你的前世因果沒有人比你自己更清楚,而且說來你現在應該就要知道!我們每個人都毫無例外受因果的影響。你前世做得好,這一世也會很好,若你前世沒有為善、「花花蕊蕊」(生活渾渾噩噩、亂七八糟),你這一世絕對不好!
今世的成功是前世的修為
每一個人一出生都帶著一種看不見的印記,這個就是因果。
它決定了一個人此生或好或壞,人別無選擇,只有面對它、承擔它,同時憑靠自身努力來改變它。我之所以相信因果,是從我自己的一生得到印證。
我出生在小康之家,生活只算是過得去而已,也沒有富爸爸可以靠,也沒有錢做船公司,真的是白手起家,靠全公司員工努力打拼才有的。
如果我前世沒修,此世絕對不可能做出這番事業。
否則,為什麼我有這麼多兄弟出生在同樣的家庭,卻只有我一個人賺錢?
很多人覺得我做公益事業,看錢不重,很有慈悲心,這點和我母親很像,但「慈悲心」,其實也是前世因果來的,若無前世因果,我怎麼會有這樣發心、願力呢?我可能錢賺得飽飽的,對於慈善卻一點也做不來;或是即使有做,也做不到今天這樣的規模。
因為我相信因果,也看透了因果,深深體會到因緣和果報為一體兩面的事。
如果你這世來,因果不錯,那你仍然要再修,不可以偷懶,不能把它搞砸,不可以因為我這世有錢有勢,就要(炫燿),這樣一定會敗掉。
如果你前世不好,但這世卻意外成功,賺大錢,你應該更要做好事,這樣才能繼續持守下去。如果你前世不夠努力,這世又為非作歹,那你接下來的命運就要「阿彌陀佛」了!
求道乃是啟發內心的良善
對於因果法則的說法,一般人有兩種態度,一是全然否認、完全不認同;第二種又完全相反,將因果視為早已註定的宿命,人只能被動承受。這兩種看法,在我眼裡都錯看了因果,也都不夠全面。前世的因果決定了此生的命運,但你此時此刻的善念德行,將是扭轉與生俱來命運的力量。因果法則並不是宿命觀,反而因為「因果」,你可以更積極佈局你的人生,作為你此生修行的助緣。之所以求道,不是貪圖功德的利處,也不是為了求取上天給與名利富貴的回報,而是啟發人良善的本性和正念,在人世間多結善果。
追求好因果 張榮發籲一起行善
長榮集團總裁張榮發推動慈善事業不遺餘力,7日與媒體春節茶敘時說,他身後財產全部捐給張榮發基金會做公益。長榮集團總裁張榮發一生白手起家到做出一番事業,他深信因果,認為只有立德行善才能保有過去好的因果,他堅定要做更多好事,也希望大家一起來做善事。天下文化最新出版的「鐵意志與柔軟心」,撰寫張榮發口述的33個人生態度。這本書揭露了一些外界不知道的張榮發,例如張榮發基金會20多本「日報表」中,不管公司業務如何繁忙,他仍親閱每個協助對象報告,有需要補充意見時,還會執筆親批;例如一名婦女患子宮癌,因無人救助不敢手術,但仍有兩名就學中子女,張榮發看到公文, 立即批示 「須多關心子女就業問題。支票不要用,用現金」。
另台中有一對姐妹家庭變故,但求學上進,張榮發特批「鼓勵兩姐妹好好努力用功念書,考上大學,學雜費及助學金由基金會贊助,並告知兩姐妹畢業後,可到長榮來上班。」張榮發相信,幫助學生就是栽培「社會秀才」。
張榮發認為企業應追求正當的營利,但省錢要有良心,因為有的省錢其實是一種「貪」的偽裝、變形,有關安全部分的錢,再多也不能省,取捨間要用頭腦精打細算,不能盲目節省。
張榮發希望大家一起來做善事,他深信因果,無論因果好壞,別無選擇,只能面對、承擔,所以不建議算命,他認為求神,不如為善,只有立德行善才能保有過去好的因果,或扭轉此世的命運,他相信自己的一生白手起家到做出一番事業,都可從因果得到印證,所以事業成功後,沒有驕傲、貪戀,反而更堅定要做更多好事。
張榮發相信,人只要活著,總有辦法開拓新局,每個人一生都有獨特使命,因果的信仰是激發人性良善潛能最強大的原動力。
文/國立中山大學生物科學系副教授顏聖紘(全文獲作者同意轉載)
我們都很確定國民黨會下台,但是請不要高興太早,因為,當國民黨下來以後,就不能再怪國民黨,或是任何一個政黨。第一次政黨輪替時,大家也很開心,說台灣人終於當家做主,但是我們也看到得到權力以後會變成甚麼樣子,這和黨沒有關係。然後我們又給了國民黨機會,結果機會又沒有了,換來的是連中華民國的招牌也無力保護自己的國民。
很生氣對不對?但是如果只能生氣,只會在嘴皮上罵支那賤畜之類的,那麼我不覺得我們會因此而進步。
同學,現實就是現實,中國很大,台灣很小。中國很強,台灣自亂陣腳。過去我們認為專屬於中國五毛的習性,台灣人都有。所以我們的文化優越性其實已經消失了,連台灣最美的是人這句話說起來都變成笑話。台灣還有好多抓耙仔和瞎整自己人的爛貨(各行各業都有)。台灣傲視全球的東西剩下密度最高的便利商店,然後那告訴大家的事實是,我們過度耗電,不知節制,不知控制欲望,而不是一種經濟或社會發展的驕傲。

▲國民黨全代會/資料照
好,不管誰當總統,橫亙在眼前的問題那麼多,各位親愛的同學,你想要怎麼面對未來?是選擇當小清新?憤青?覺醒青年?或是個肥宅?總統一任只有四年,有些同學現在沒有投票權,但再過四年就有了,請問你要到那時候才思考國際、中台關係、國家和你的關係?還是現在就開始試著了解這個社會?
就算再討厭中國,你都需要面對一樣的事情,高等教育崩壞、少子化帶來的效應、青年的低薪環境、對公部門的不信任與民粹、食安問題、租不起房子(不要講買)、就算省吃儉用還是一樣不好過、地方派系把持地方政治進而影響所有國政推行、媒體上好多假掰的故事、自然環境持續惡化、氣候變遷所帶來的災難,都是這個世代的年輕人正在面對的。
如果你很希望台灣是一個能擺脫中國箝制的國家,我覺得,有時候憤怒是重要的,但是更重要的是,各位同學是否願意跳出每天在宿舍打電動的肥宅舒適圈,看看真實的世界,思索自己究竟可以如何提升自己,和貢獻社會?
你能不能做點讓台灣抬頭挺胸的事?
還是說,我們要繼續拷貝、移植、剪貼、拼湊、井蛙窺天,然後再來個自憐自艾呢?
喔,我並不喜歡訴諸民族主義,但是如果你真的希望台灣變成一個有尊嚴,也受到尊敬的國家,變成一個接近理想的社會,我希望同學們從自己身邊的小事情做起。
甚麼樣的小事?
不要說一套做一套:有太多人只能在鍵盤上敲敲打打,支持這個那個,但是請問你在日常生活中能落實所謂的公平、正義、永續、節能嗎?
不要變成你討厭的大人:每一個世代都有自己的世代記憶與習性,很多時候是很難改變的。雖然說世代間的壓迫是一個必然的常態,但是世代間的合作與協調才能真正讓社會邁向進步。如果只是奪權,只是唾棄,只是嘲笑,其實不一定可以讓事情步向前進。所以請小心,不要變成你心目中討人厭的大人。
多認識中國,還有我們所有的東南亞鄰居,而不只是歐美日:現在年輕世代的學生對中國變得很無知,我認為很可惜。不管你支持終極的統一或是法理的獨立,你都應該要對中國瞭若指掌。宮鬥劇的好看是因為反映了現實的人際關係,但是你對米月傳或狼牙棒的迷戀,不代表你對中國這個大怪獸的形成有任何清楚的了解。多多讀中國地理、歷史與政治,你會知道該怎麼與這個大怪獸相處,還有為什麼自己的體內也有怪獸的成分。是的,就像哈利波特體內也有佛地魔的分靈體一樣。

▲國民黨全代會/路透社/達志影像
然後,台灣是一個移民社會,但我們對「他人」的文化認知卻很貧乏。我們被日本統治過,所以把日本的一切當成文明先進性的指標,我們被美國保護過,所以對美國有所期待。我們討厭中國,所以把頭轉過去假裝它不存在,然後我們完全不知道如何與東南亞鄰居相處,還不知道人家早就贏過台灣許多。如果你要走得出去,又不去中國,請問你能去哪裡?
然後,請各位同學一定要變成一個不要容易被蒙蔽的人。被甚麼蒙蔽?被精采的演說,被編輯的下標,被有心的作圖,被網頁設計,被字體,被動員所蒙蔽,如果只是那樣,我們就不需要換人當總統了,甚至只要宗教就好,你們說是不是?
最後,大家一定要相信,只要有人就有政治,不要以為政治與你無關,只是政治人物的事,就是因為我們認為不甘自己的事,自己很無力,所以才會放任無良政治人物版圖勢力的坐大。參與政治不是要你去選,不是要你去參加政團,而是請你了解,你每天的食衣住行育樂,有多少成分受到公共政策的影響?有多少是應該被守護的人身自由與權利?當你對這些事情一無所知,甚至不在乎時,一切就能在你的不在意中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