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樣才算是學佛?
深山裡的高僧說要先遠離紅塵,寺廟裡的法師說要先斷絕七情六慾,課堂上的教授說要先搞懂佛經,但我說,忘了那些佛經、佛像和戒律,保持覺知做你自己吧!好實在的話。
兩千五百多年前,悉達多為人類開啟了脫離苦海的門,但兩千五百多年後的今天,這道門,應該已變成電梯門、自動門或旋轉門。
悉達多成為佛陀後,祂的體悟和智慧,是屬於祂自己的,我們的苦和煩惱,則是我們個人的,和佛陀無關。
如你是娑婆紅塵的凡夫,那麼,這個娑婆紅塵就是你的道場,毋需逃避,也不用另求他處,只要你懂得覺知、體驗和觀照,不論你是坐BUS或開BMW,身穿ARMANI或光著身子,手提GUCCI包或菜市場塑膠袋,都無礙於你的覺醒和開悟。
因為,從苦海解脫的關鍵,不在於你追求什麼或擁有什麼,而在於你體驗到什麼,悟到什麼。
保持覺知地做你自己吧!你可以成佛,卻不能成為悉達多。
覺悟是屬於個人的,每個人的悟,必定來自獨有的因緣和際遇。為了開悟,你可以選擇出家或到深山苦修,但那不是唯一的路,真正覺醒的人,必然懂得往內在去觀照、修行,不管在什麼地方,擁有什麼身分,從事什麼工作都不妨礙他的修行和體悟。
只要懂得保持覺知,不執著於因緣聚合的東西,萬事萬物都不會成為修行上的罣礙就是這樣簡單ㄚ!!
《金剛經》說佛陀從來沒有度化過任何人,從實相的角度來看,並沒有所謂眾生和佛陀,也沒有誰度化誰。
在這人間苦海裡,人人都有手腳可以游上岸,如果一定要抓著師父的救生圈,而且指名一定要佛教出廠的「佛陀」品牌才願意使用,這不只荒謬,而且是在自欺欺人,離佛法愈來愈遠。
真正的佛法是超越一切形式或儀式的心法,是從體驗快感開始的,也就是從自然和人性的需求開始的。餓了就吃,累了就睡,這就是自然;該哭就哭,該笑就笑,這就是人性。
佛法是教人保持覺知地去體驗這一切,而不是壓抑自己的感情和個性,讓自己成為封閉的生命系統,讓自己與社會眾人或這個世界隔絕。
很多學佛的人都跳脫不出佛陀的劇本,認為學佛修行就是要模仿佛陀的生活方式和觀點,才能像佛陀那樣到達涅槃的境界。這種執著說穿了也是一種妄見,畢竟佛陀的時空因緣已和現在不同,學佛的人如果太執著佛的劇本,不僅違反佛法的本質,也讓人感到可悲。
這就是最真實的話
其實,人生因緣各不相同,為何一定要逼自己去走悉達多的路呢?
作者簡介吳九箴
台灣嘉義人,最怕習性和業力,因此,每日三省吾身外,還要九箴吾心。
從不認為物質只是物質,相信「萬物有靈」,深感人生是苦,卻發現很多人在苦海中甘之如飴。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留言欄位:請在這留言給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