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漳聖王,又稱聖王公,陳聖王,即陳元光。
陳元光,字延炬,號龍湖,光州固始人(今屬河南)。
生於唐顯慶二年(657年)二月十五日。
幼年慕道,十三歲時隨父陳政戍閩。
唐高宗時,陳政統嶺南行軍總管。父去世於官,陳元光即代領父眾,親自率一旅之眾,攻打盤踞福建地區之蠻夷,激戰數月,大獲全勝。清同治十年《福建通志》稱,唐中宗嗣聖三年(686年),陳元光疏言:「周官七閩,宜增為八,請建一州,泉、潮間」。
陳獲旨得准開建漳州漳浦郡,並受命掌嶺南行軍總管、世守漳州刺史。陳元光又疏部曲許天正、馬仁等幹略,請授司馬等職。從之。
陳元光即率眾等在漳州剪除荊棘,營農積穀,奏立行臺,四境遂無枹鼓之聲。唐景雲二年(711年),在討伐藍奉高時,陳元光戰死。詔贈右豹韜衛大將軍,立廟漳浦。唐開元四年(716年)進封穎川侯,謚昭烈。宋代時,又封為廣濟王、靈著王和成惠王。
神跡和奉祀
開漳聖王一直受到福建漳州和香港、台灣以及東南亞地區的福建漳州籍民眾的崇奉和信仰。漳州本地民眾對開漳聖王的奉祀從未中斷過。
台灣省內,凡是閩南漳州人士集中居住的地方都有開漳聖王的供奉。每年二月十五日,開漳聖王神誕之日,漳州籍民眾都要到廟中祭祀或舉行神誕道場。
開漳聖王是一千三百餘年前,奏請唐高宗准予設置漳州府的一位文武雙全之將軍,漳州人士為感念他開發地方功績卓著,因而奉為地方守護神。
開漳聖王為唐朝光州人(今河南光州),姓陳名元光,字延炬,又名光華,自幼精通經史兵法,十三歲領鄉試榜首,唐太宗時考中進士。聖王原為衛戍福建的將軍陳政之子,於唐高宗儀鳳二年(公元六七七年),陳將軍病逝任所,聖王奉命代父行職,因擊潰潮州亂軍,平息「 綏安之亂 」 ,被封為鷹揚將軍。
膺揚將軍陳元光深知開發閩南至為重要,遂上書高宗奏請在潮州與泉州之間設置漳州,獲朝廷批准,並為首任刺史。任內施行德政、致力墾荒、修水利、興教育,使漳州地區從蠻荒邁進文明,民眾安居樂業,呈現空前繁榮景象,極獲民眾愛戴。昇天後被封為「 威惠聖王 」 。
開漳聖王為漳州人士尊崇 「 威惠聖王 」 的稱號,其別稱尚有:聖王公、陳聖王、威烈侯、陳聖公、陳府將軍等。漳州地方,為感其恩德而廟塑像祭祀;臺灣的開漳聖王廟在多是漳州移民來台所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留言欄位:請在這留言給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