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16日 星期五

我的道教功課第六堂(乩童)



乩童是一種華人地區特有的職業,類似歐美國家的靈媒,


 


是道教儀式中,神明跟人或鬼魂跟人之間的媒介。


 


雖然被稱為乩童,但實際上也有年紀很大的。




 


神明上身則稱為「起乩」,而整個過程則被稱為「扶乩」。



在臺灣,乩童又稱「童乩」,常見上身的神明,有三太子、濟公


 


等,在香港:有齊天大聖、關公等,有時也有家屬的靈魂、孤魂野


 


鬼等。乩童的工作除了當人、鬼、神之間的媒介外,還有收驚,有


 


時甚至有治療絕症的用途(雖然其實際效果還尚未得到證實)。


 


過,亦有研究指出,臺灣的童乩,原本出處或範疇與道教乩童不


 


盡相同,不論語源或出處比較接近南亞地術。



此外,乩童可以分為文乩與武乩,神明附身在他們身上時稱為「起


 


乩」。文乩起乩大致以吟唱、口述的方式,幫信眾醫病、解惑;武


 


乩主要是幫信徒鎮鬼安宅,有時在街上看到手執五寶(七星劍、鯊


 


魚劍、月斧、銅棍、刺球)巡街繞境的乩童,就是武乩。



乩童有其特定的神靈對象,並非所有的神靈都有乩童,例如玉皇大


 


帝、三清道祖,或是土地公、有應公等等,一般是不會有代言乩童


 


的。

乩童主要的神靈代言對象有玄天上帝(又稱真武大帝)、中壇


 


元帥(又稱哪吒三太子)、濟公、齊天大聖....等等,也有名不見經


 


傳的的王爺、仙姑,甚至是乩童自創的神明。


 


 乩童降神的時候,藉由爐香、神轎、鑼鼓、乩童本身等方式,由法


 


師誦唸普庵派或是閭山派的咒文之後,再唸恭請乩童守護神降臨的


 


咒文。在神桌前方的乩童,逐漸呈現神靈附身的動作,身體顫動的


 


愈厲害,並且揮拳亂打桌面,如果手中拿著令旗與劍,則會揮舞或


 


是用劍擊打桌子,口裡唸唸有詞,此時,神靈乃完全附身。



乩童的來源有三:一是先天的由神明挑選,並施予個人各種症狀,


 


使其擔任乩童;二是老乩童的傳承,年老的乩童退休之前,找一位


 


合適人選繼承衣缽;三是後天的個人自行「起童」,受現場情境影


 


響而「起童」,成為乩童。然而,要成為一位稱職的乩童,並不是


 


一件容易的事。經過庄頭廟主神挑中為乩童之後,尚須經歷閉關受


 


禁的訓練過程才能成為「熟童」,否則會被淘汰。




乩童操五寶




「坐禁」就是閉關,也稱為「受禁」或是「暗禁」,通常由一禁到


 


七禁不等,一禁七天。首先要齋戒沐浴,閉關多在廟宇廂房,四周


 


門窗緊閉,禁止與閒雜人接觸,並用紅綢布遮光,一方面防人窺


 


視,一方面防邪進入;內設神案晨夕焚香,地舖草蓆作床,要頭不


 


見天、腳不踏地的修煉;另設有簡易的衛浴設備,平時大門深鎖,


 


只留一洞或是開一小側門作為送食物、茶水與交換盥洗衣物之用,


 


通常以麵食和水果為主,絕無葷魚之物,只吃少許份量的食物,盡


 


量避免大小便,並以通宵不眠為上法。「坐禁」期間,除了自我清


 


心寡慾之外,主要學習的有:神靈附身、驅邪押煞與巫器法術的密


 


儀,由「洗淨」之後進入的老乩童或是「紅頭仔」(法師)教授這


 


些絕學,能與他(她)見面的,也只有送東西的與教絕學的。


 


「坐禁」結束,即行「出禁」。


 


「出禁」就是乩童「坐禁」完畢「出關」的意思,需要在法師或是


 


老乩童的帶領之下「出關」,這天通常是庄頭廟的大事。


 


首先要操「五寶」法器(七星劍、銅棍、鯊魚劍、月斧、刺球),


 


見血以表示已經受玉皇大帝的任命;再來,則實行一種儀式,例如


 


過火、過釘橋或是爬刀梯等等,表示破禁出關,正式成為乩童。


 


乩童施法時流血稱為「開面」乩童的法術大約可區分為必須流血的


 


「巫器」與不得流血的法事二種性質。其中,所謂的「巫器」就是


 


「五寶」,指的是:七星劍、銅棍、鯊魚劍、月斧、刺球。乩童作


 


法時,必操「五寶」以見血,因為血是一種見誠、辟邪與符力的象


 


徵。---------------------此後半段借來的,參考而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留言欄位:請在這留言給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