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11日 星期日

我的第一堂道教功課(宮觀清規)




自從我認識啥是修道,同修對我口中的道,相當不以為然。



但他又不敢對我認為的道,有所批評,知影我ㄟ厲害就好。



然而這段時間 蒙道祖賜法名,再受戒後,我知道差別在哪。



可惜我竅門未開,道祖無法直接授課,轉而逼大摳轉授給我。



不分白天黑夜,道祖老人家傳授過多功課,讓同修哀哀叫苦。



就連母娘也顯得心急,要道祖再傳更多,逼得我得快馬加鞭。




見此功課之同道,歡迎您一起習道,不辜負道祖與母娘苦心。



宮觀清規

指的是各道教宮觀根據戒律思想和條文,

針對本宮觀具體情況制訂的條文。


宮觀清規規定了對本宮觀住觀道士違犯戒律而進行懲處的手段、方法和輕重程度道教宮觀原來並無制訂清規的。而現存的道教宮觀清規主要由全真派大宮觀制訂出來。



現存主要宮觀清規



現存的歷史上的道教主要宮觀的清規是,清代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陝西張良廟的清規和清代咸豐六年(1856年)北京白雲觀的「清規榜」。


這兩份清規都是《道藏》中《全真清規》的《教主重陽帝君責罰榜》的衍生和發展,只是所作的各種處罰規定更加具體和明確。其處罰的方式、方法和輕重標準也更加多樣和區分細致。


北京白雲觀的《清規榜》除了有《全真清規》中規定的罰出、罰齋、罰香、罰油、罰茶和罰拜以外,還增加了遷單、頭頂清規,乃至火化示眾的嚴厲措施,稱「違犯國法,奸盜邪淫,壞教敗宗,頂清規,火化示眾」。



 


張良廟的《清規榜》則還有炙斷眉毛、摘去衣領、打扁拐等當地流行的處罰方式,稱「違犯國法,奸盜淫殺,玷辱道風者,按清規重責四十,炙斷眉毛逐出」。



 


當代道教宮觀在健全管理制度中,大部分亦已恢復了宮觀清規,但是,其形式和內容均已採用當今道眾習慣的公約的形式,並在正式實行前,經過全道觀道士民主討論和通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留言欄位:請在這留言給我!